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明确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09年重点工作责任单位的通知

  由市林业局负责落实。
  37.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农业公共服务能力。
  由市财政局、市编办、各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
  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38.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推行集约化发展模式,着力构建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现代农业、工业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相互支撑、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在培育壮大战略支撑产业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由市发改委、市工业局、市国资委、市科技局负责落实。
  39.着力提升工业主导产业。围绕推动装备制造、有色冶金、化工、食品、服装纺织等产业升级,完善洛阳动力谷、中原电气谷、郑州百万辆汽车、现代煤化工等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实施超高压输变电装备、高速铁路施工设备、汽车及零部件、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现代化工装置大型化、绿色食品产业链、精品钢等重大产业升级工程,抓好郑州日产第二工场等700个重大项目建设。由市工业局、市国资委、市发改委负责落实。
  40.加快千万吨级炼油基地、大型煤制烯烃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由市发改委、市工业局负责落实。
  41.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围绕发展壮大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等产业,以扩大规模、拓展链条为重点,在硅材料与光伏、生物及新医药、数字化装备、新型功能材料及制品、光电技术、生物能源、节能环保技术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高技术产业化专项,重点抓好中硅公司年产2000吨电子级多晶硅等 160个重大项目。
  由市工业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负责落实。
  42.加快发展服务业。发挥引导资金作用,重点支持现代物流、旅游、文化、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着力扶持150户省重点服务业企业和30个特色服务业园区。
  由市发改委负责落实。
  43.积极推进一批重点综合物流园区、重要冷链物流基地、粮食物流体系、出版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由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工业局、市粮食局、市文化局负责落实。
  44.抓好精品旅游景区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和旅游服务网络,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的旅游目的地。
  由市旅游局负责落实。
  45.加强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鼓励支持境内外金融企业在河南设立机构;支持通过战略重组等方式建设跨区经营省级商业银行。
  由人行新乡市支行负责落实。
  46.支持郑州商品交易所扩大交易品种,推动期货市场稳步发展。
  由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政府金融办负责落实。
  47.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城镇化进程,使其成为拉动内需、推动跨越、实现崛起的重要动力源,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由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负责落实。
  48.科学修编并完成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设市城市和县域总体规划,逐步形成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地区性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居民点协调发展的城乡布局结构。
  由市规划局负责落实。
  49.同步完成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集聚区规划并与城镇规划协调衔接。
  由市国土局、市发改委、市规划局负责落实。
  50.统筹“郑汴新区”规划布局,推动“大郑东新区”和“汴西新区”加快发展,建设以航空运输、公路快运、铁路高速客运和集装箱转运为重点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大力推进管理体制创新,在区域内率先实现规划统筹、交通一体、产业链接、社会公共资源共享、生态和环境保护合作,逐步建设成为现代产业集聚区、城乡一体发展的现代复合型城区、综合改革核心试验区、对外开放示范区、环境优美宜居区和为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服务的区域服务中心。
  由市发改委、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环保局负责落实。
  51.完善中原城市群规划,以“郑汴新区”为核心增长极;以郑州综合交通枢纽为中心,打造“半小时交通圈”和“一小时交通圈”;以郑汴一体化区域为核心层、“半小时交通圈”区域为紧密层、“一小时交通圈”内城市为辐射层,积极构建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向心发展、协调推进、共同繁荣的“一极两圈三层”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