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打造区域性商品集散中心和物流园区。大力推进区域性中心市场建设,逐步形成以哈尔滨市为中心,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庆市等中心城市为结点,辐射全省,带动周边,布局合理、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商品市场体系。加大物流领域招商引资和电子商务应用的推进力度,重点支持中心城市物流园区建设,发展综合性、专业性区域物流基地网络,鼓励开展第三方物流服务。
(十)加快培育专业性批发市场。实施“龙江品牌市场建设工程”。5年内建设年交易额10亿元以上的大型批发市场20个,建设50个标准化大中型品牌专业市场。加快重点粮食批发市场升级改造,构筑覆盖全省、辐射东北、联结全国的粮食交易中心,逐步完善粮食集散、价格形成、信息提供和资金结算等功能。着力建设优质东北大米批发市场、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专业批发市场、轻工产品和小商品批发市场、面向俄罗斯远东地区各类名优商品批发市场,重点建设好有资源优势的蛋禽、黑木耳、山特产品和白瓜子等地产商品批发市场。
四、增强市场调控能力,维护市场稳定
(十一)健全居民必需品储备机制。建立省市两级猪肉储备,加强储备冷库建设,落实1.45万吨地方储备任务。做实省级粮油储备,建立大中城市粮油应急储备制度,确保10天以上的市场供应量。
(十二)切实增强市场应急调控能力。加强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全省必需品市场监测、预测和预警系统。建立省、市、县、企业四级必需品应急保供预案和应急商品数据库,健全产销衔接、跨区调运、储备投放和进出口调剂等应急保供工作机制,将各类应急商品产销企业纳入重点监测范围,增强应对市场异常波动和重特大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促进流通企业发展,降低消费成本
(十三)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支持流通企业进行跨区域兼并重组、创立自主品牌和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构建规范管理、集中采购和快速配货的经营管理模式。引导音像、图书、电信、汽车、家具、租赁、装饰装修、娱乐健身、美容美发、教育培训等行业发展连锁经营。
(十四)支持中小商贸企业发展。对开展中小商贸企业信用担保贷款业务的信用担保机构给予财政补助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解决中小商贸企业贷款难问题。发挥典当业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