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提升教育发展质量和水平
11推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化解义务教育债务,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提高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2009年将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分别提高到550元和350元。加快农村中小学教师集体宿舍危旧房改造,2009年开工建设60万平方米、竣工40万平方米。加快小规模学校调整改造,着力改善困难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培训和支教工作力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欠发达地区流动。启动实施第二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基本建成一体化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2009年配送150万册图书。健全扶贫助学体系,落实对困难家庭学生的各项资助政策,提高农村中小学爱心营养餐标准,2009年提高到每生每年350元。高质量普及高中段教育,积极发挥优质高中的示范辐射作用,不断提高高中段教育质量。重视和加强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学前教育办学水平,从2009年开始省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作为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扶持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
12着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全面实施新一轮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办好面向农村的中等职业学校,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水平,鼓励企业与职业学校联合办学,扩大城乡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的覆盖面,加快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逐步实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2009年起免除人均收入4000元以下农村家庭子女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费。继续实施“扶千名人才、促千村发展”计划,每年从省重点扶持范围内招收低收入农户青年农民到浙江林学院等高校免费接受高等农业职业教育。
四、完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13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认真贯彻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着力推进全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突出强化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质,完善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改革,着力缓解群众看病贵就医难问题。
14完善基层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加强城乡医疗资源规划调控,切实推进县以下医疗机构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建立健全城市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的体制机制,完善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制度。开展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县、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运行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村医疗机构特别是乡镇卫生院的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