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意见
(二OO九年三月八日 东政发〔2009〕2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根据《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意见》(鲁政发〔2008〕85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要意义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发挥信息化对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推动作用,细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规范繁荣网络文化,改善民生,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信息产业与信息化工作,始终将其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来抓,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全市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102.8亿元,比上年增长17.2%,产业规模位居全省前列。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但是,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需要,对照信息化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要求,我市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发展在产业规模、产业层次、产业结构、自主创新能力、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各级各部门、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重要意义的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科学谋划,率先突破,努力实现更大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打造信息化强市为目标,以体制、机制、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为着力点,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加快社会信息化进程,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