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违法设定或者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事业性收费、行政强制措施等行为的;
(三)违反政务公开制度,不履行公开、告知义务的,不兑现服务承诺的;
(四)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命令,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
(五)违反职业道德,工作作风懈怠、工作态度恶劣,造成不良影响的;
(六)其他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
第七条 投诉人可以到投诉受理机构投诉,也可以通过电话、书信、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投诉。
第八条 投诉人投诉,应当有明确的被投诉对象,说明被投诉事项及事实、理由和诉求。
第九条 投诉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不得捏造事实、恶意投诉。
第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拦、限制投诉人投诉,不得打击报复投诉人。
第三章 受理
第十一条 投诉受理机构接到投诉后,应当即时受理,并书面通知投诉人,但匿名投诉无法通知的除外。
第十二条 投诉受理机构应当对投诉事项进行核实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本级人民政府、上级监察机关及有关部门交办的行政效能投诉事项由投诉受理机构承办。
第十三条 投诉受理机构对投诉人采用书面方式投诉的,应当登记;对采用口头或电话投诉的,应当制作笔录;对采用电子邮件投诉的,应当下载并予保存。
第四章 处理
第十四条 投诉受理机构应当在投诉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对受理的投诉事项进行核查并提出处理意见,监察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应在2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决定。行政效能投诉处理结果应书面送达投诉人。
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办结的,经本机关或本部门领导批准后,可以延长办理期限,并向投诉人说明理由。需要转办的,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并将转办情况及时通知投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