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快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市建设,提升综合信息服务功能。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卫市国家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卫政发[2008]196号)的安排部署,着力抓好2009年试点内容建设,一是由市农牧林业局牵头,会同中宁、海原县农信办、农业局和中国电信中卫分公司落实完成的农业病虫害远程诊疗系统和农业远程科技培训系统建设任务;二是由市旅游和商务局牵头,会同市农牧林业局、中国电信中卫分公司、中宁、海原县招商(商务)局、农业局落实完成农业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任务;三是由市农信办牵头,会同中宁、海原县农信办、中国移动中卫分公司、中宁县、海原县农业局落实完成农业信息收集发布平台建设任务;四是由市农信办牵头,会同中宁、海原县农信办、中国电信中卫分公司、中国移动中卫分公司、中国联通中卫分公司落实完成移动网络全覆盖工程建设任务;五是由市人事劳动保障局牵头,会同市卫生局、中宁、海原县人事劳动保障局、卫生局落实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建设任务;六是由市科协牵头,会同市科技局、中宁、海原县科协落实完成新型农民信息化培训工程建设任务。通过国家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内容建设,全面提高我市农村信息化水平,全方位地提升全市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功能。
(三)深入开展“三有”活动,提高农村信息服务水平。按照“发挥作用、取得成绩、群众认可”的要求,广泛开展 “三有”信息服务活动。一是全市各信息服务站要结合实际,每天至少在宁夏新农村综合信息网上发布一条以上信息或通过“三农呼叫中心”呼叫专家服务1次的基础上,要在全国各大农业网站等发布销售信息,帮助农民群众查询、下载和信息,做到“天天有信息”,使信息服务站成为群众致富信息的“发布点”和“获取点”。二是认真制定tptv播放计划,选择适合农民群众需求的影视资料,针对辖区农村群众特点,每周定期组织收看文艺节目、卫生保健、农业科教片、优秀影视剧等内容,做到“周周有电影”,使信息服务站成为农村文化生活和倡导文明乡风的“娱乐点”。三是坚持把信息化服务与农村党员教育相结合,由村党支部每月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至少集中2次,通过iptv平台,播放专家讲座、优秀党课教学专题片,学习农业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等党课教育活动,做到“月月有党课”,使信息服务站成为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的“教育点”。
(四)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增强信息服务“三农”能力。一是加强镇(乡)和村级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以培训为基础,以应用服务为核心,进一步加快村级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采取集中授课、大篷车进村、大学生志愿者入站和iptv远程教育等形式,加强农村信息员培训,确保所有村级信息员达到“四会”要求,把信息服务工作纳入各行政村年度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内容,与重点业务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同考核。二是加强市、县农技信息员队伍建设。以市、县级农技推广单位为依托,选拔80名农牧林业技术人员作为信息员,主要为市、县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中心和农业广播学校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市场销售信息和培训资料,并把信息服务工作列入各农技推广单位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中。其中:市级30名,中宁县25名,海原县25名。三是加强农业科技专家信息服务队伍建设。在市、县级农、牧、林技术推广单位中选拔20名左右在设施蔬菜、硒砂瓜、经果林、鸡禽和三大农作物方面具有较深造诣的农技专家和政策顾问,建立一支专家顾问型信息服务队伍,主要通过电话语音服务系统和农技专家服务热线等为农户提供科技、市场、政策信息服务。其中:市级10名、中宁县6名、海原县4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