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工作,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以镇(乡)为单位,由镇(乡)组织村级新农村信息服务站和辖区内已建成的种养大户、农村合作组织信息服务站提前收集整理特色农产品销售信息,并定期在国家商务部新农村商网(nc.mofcom.gov.cn)、中国农业信息网一站通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gongqiu.agri.gov.cn)、宁夏农业信息网(www.nxny.gov.cn)、宁夏农村综合信息网(www.nxnc.gov.cn)和各省市农信息业网等全国各大网站进行发布,逐步推行农产品网上交易,实现网上直销,全力拓宽销售渠道,全面扩大我市特色农产品销售区域,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让农民群众生产出的农产品卖得出,卖个好价钱。
(六)强化远程农技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群众种养殖水平。利用iptv、三农呼叫中心和互联网资源,组织各镇(乡)和村级信息服务站,科学制定月度和年度农技培训计划,协助市县农技中心、畜牧中心、动物疾控中心、林技中心、农广校和派驻各镇(乡)农技服务人员,有针对性地做好种养殖户农业科技远程培训工作;鼓励和支持条件相对较好、基地相对较为集中、特色产业发展较快的重点行政村建立交互式培训教育点,使农民群众足不出村即可接受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区内外农业专家的最新和最好的科技培训,全面提高科技种养殖水平。
(七)加强动植物疫病远程诊治工作,解决基层农业特色产业“就医难”问题。充分利用自治区“三农呼叫中心”农业专家优势,引导农民群众到所属行政村信息服务站进行动植物疫病远程诊治,以缓解农牧林业技术服务人员不足之矛盾,有效解决农民群众发展特色产业中的“就医难”问题,降低农民群众的生产成本,提高动植物病虫防治成效,力促我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借助山东寿光在设施蔬菜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优势,继续加强与山东寿光蔬菜病虫害防治协会合作,在2008年沙坡头区发展10个蔬菜视频医院的基础上,2009年新发展15个。其中沙坡头区镇罗、柔远、东园等设施蔬菜基地镇10个,海原县5个,全市累计达到25个。
(八)加强长效机制建设,保障信息服务站健康运行。加强信息服务站长效机制建设,鼓励信息员在做好公益性服务的同时,探索和开展代销话费充值卡、代办发展固定、移动电话用户、代理农资销售、网上农产品销售提成、打字复印和其他方面的有偿服务,发展其他方面的;争取自治区项目资金支持,建立信息服务“以奖代补”机制,打破“干多干少一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大锅饭”弊端,按照信息服务工作质量和成效对村级信息员进行奖励,充分调动信息员开展信息服务工作的积极性,确保信息服务站健康运行,力争把信息服务站建成能自我良性发展的微型企业,使信息服务工作真正地惠及“三农”,让农民群众实实在在共享信息化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