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爱卫会关于印发迎“全运会”城市(县城)卫生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


  七、传染病防治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与方法

检查标准

存在问题

传染病防治

传染病管理

查阅资料,抽查档案、资料

内容: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管理制度

⑴各人民政府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传染病防治规划和应急预案,有关资料齐全;

⑵卫生行政部门有传染病防治执法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检查和总结;

⑶有健全的、覆盖城乡的疫情信息检测报告网络,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处置指挥能力;

⑷有稳定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经费保障机制,基础设施和实验室设备条件完善;

⑸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要健全组织、制定制度;设立感染性疾病科或传染病预检分诊点;

⑹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应相对独立,内部结构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清楚,便于患者就诊,并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

 

疾病预防控制

机构传染病预防

听汇报,现场检查档案、资料。

内容:现场检查医疗机构和中心乡镇卫生院实行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情况;在疫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应急处置等相关工作的能力情况。抽查相关资料。

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达标和有重大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和实施方案;

⑵现场考察CDC流行病(防疫科)、免疫规划(计划免疫)科、微生物实验室等科室,政府保障机制落实,人员、工作条件适应当前传染病防治形势的需要(特别注意艾滋病防治专业队伍和艾滋病初筛(中心)实验室建设情况);

⑶检查疾控中心的信息中心。通过现场演示,核查传染病疫情报表和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情况。规范及时;

⑷检查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应对的准备工作。核查重大疾病监测资料(根据当地疫情情况,从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结核病、乙型肝炎和手足口病等重大传染病中抽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及应急措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储备情况。准备充足,防治成效明显。

 

医疗机构

现场检查,抽查档案、资料。

内容: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情况;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情况。

⑴学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⑵有负责传染病管理的专门科室和人员,有健全的控制院内感染制度、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门诊日志齐全;

⑶有感染性疾病科;工作人员接受过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的相关培训;感染性疾病科布局、现场工作人员的防护符合要求;

⑷医疗废弃物及医源性污水的处理排放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预防接种门诊

现场查看,抽查符合免疫接种的儿童。

内容:实施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情况;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管理情况。

⑴预防接种门诊符合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的基本要求;

⑵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能遵守国家制定的免疫程序,并在其接种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第一类疫苗和接种方法;儿童免疫规划针对疫苗接种率≥90%,麻疹疫苗二针全程接种率95%以上;

⑶对主动搜索到的流入适龄流动儿童,做到及时登记,建立接种卡(簿)、证,实行单独的卡(簿)管理;对本地外出儿童,掌握其外出、返回时间,转卡及时;

⑷流入流动儿童数及建卡、建证率≥95%。

 

采供血机构

现场检查

内容:采供血机构自身全面质量管理和人员培训情况;卫生行政部门对采供血的监督管理情况。抽查档案、资料。

⑴临床用血的采集供应相关工作达标;得3分,不符合扣3分;

⑵采供血机构有《血站执业许可证》、《工作人员培训上岗证》;

⑶对献血者进行健康检查,能认真执行《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

 



  八、病媒生物防制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与方法

检查标准

存在问题

病媒生物防制

组织管理

查阅资料,现场检查

内容:组织制度、管理制度。

⑴病媒生物防制组织网络健全,市、区(县城)、街道均有负责病媒生物控制工作的专(兼)职人员,配备的专业防制人员数量和素质能满足工作需要;

⑵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经费充足,财政列入专项拨款计划,资金能及时落实到位,可满足病媒生物防制,特别是公共场所和外环境防制的需要;

⑶在技术方案和工作方案中,能充分体现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制原则,各项环境治理措施明确、具体,有落实保障措施和成效评估。病媒生物控制所采取的环境、物理、化学、生物等各项综合措施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并达到要求;

⑷在对病媒生物孳生地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分类制定治理措施,完善垃圾处理、公厕与河道改造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孳生地处理率95%以上,治理后合格率80%以上;各类场所环境治理设施完善,防护设施的合格率95%以上。

 

合理使用

化学药物

随机抽查

内容:卫生杀虫、灭鼠剂和器械的监测报告、合法证件等。

⑴病媒生物控制中使用的卫生杀虫灭鼠剂和器械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各项合法证件与检测报告齐全;⑵定期开展杀虫剂抗药性监测和实际应用效果评价,掌握本地区杀虫剂抗药性水平和药物使用现状,为科学合理用药提供技术支撑和依据。 

病媒生物

监测方法

现场检查

内容:病媒生物监测点实验室。

⑴有完善的病媒生物危害监测评估体系,能全面系统地开展本地区主要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掌握本地区主要病媒生物种类和消长规律,监测结果可靠,能基本反映本地病媒生物危害的现状;

⑵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监测数据准确,监测结果及时分析和总结,按时向有关部门上报监测数据,定期发布病媒生物密度监测结果和预警预报;

⑶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工作专项经费、专业监测人员和监测器械能满足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的需要;

⑷当地鼠传疾病和虫媒病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近两年未发生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长效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

查阅档案、资料

内容:有关正式文件。

⑴建立病媒生物控制工作的长效监督管理机制;有规范的病媒生物防治文件;部门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

⑵主要病媒生物鼠、蚊、蝇和蟑螂有三项达到全国爱卫会的标准;另一项不超过国家标准的3倍。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