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加大排查整治力度,有效消除了一批火灾隐患。各县及有关部门按照“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结合实际,先后组织开展了以“消防产品、违法工程专项治理”等为主要内容的消防安全治理活动。全州今年共对9家单位实行挂牌督办,实施“三停”61起,罚款48万元,消除火灾隐患3296处。
五是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县”创建活动,县域消防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各县及有关部门按照典型示范引路,大力推进县、乡(镇)、单位(企业、学校)、社区、农村等基层消防安全创建工作。目前,全州8县达到“消防安全县”创建标准,80%以上的乡镇达到“消防安全乡镇”创建标准,90%以上的重点单位达到“消防安全单位”创建标准,7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消防安全村寨”创建标准。在新农村消防建设中,农业、交通、电信、教育、文化、工商、建设、财政、保险等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协调配合,紧密结合农村“五改、三治”(改路、改水、改房、改灶、改厕和治脏、治乱、治差)等村庄清改工作,明确消防水源、消防通道、防火分隔、建筑防火等建设要求,组织对农户电气线路、炉灶、柴草堆垛等进行改造和规范,推广使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致灾因素。州农业局在实施“生态农业沼气工程”建设中,投入3100多万元,建设“一池三改”5116户,使农村的村容面貌有了极大改观,从源头上减少和杜绝了火灾隐患;电力部门先后印刷安全用电图册20万余份散发到全州广大农村。为提高全州农村抗御火灾的能力,各县广泛筹措资金,采取政府补一点、农户出一点的方式,大力推行农村房屋财产火灾保险,保险覆盖面达到60.2%以上,有效降低和转移了农村火灾风险,拓展了灾后救济渠道。其中,广南、砚山、西畴县的农村房屋财产火灾保险覆盖面均达到了100%。
六是广泛深入开展社会消防宣传教育,广大群众消防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在进行常规“五进”宣传的基础上,各县将消防宣传工作量化分解到广播、电视、网络、科技、文化、教育及司法等部门。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单位本着“消防宣传回归社会”、“谁出资、谁受益”的指导思想,广开渠道,整合社会资源,大力拓展消防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促进消防工作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发展。通过社会融资,先后举办了“三鑫杯”消防大型公益演出、“恒丰杯”消防公益书画展及“民族村杯”消防公益摄影展、“大同建筑杯”消防公益灭火救援及反恐演练、“金昆地产杯”百万短信讲消防、“中国记者文山采访行”和“主流媒体消防巡回宣传采访行”等一系列活动,印制了文山州社会消防纪实画册《七花香透平安路》5000本、《消防安全教育读本》10万本、《文山州“五五”普法教育读本》20万册、 “消防普法”纸杯100万只发到全州有关单位和2217所学校。在各县城区、94个乡镇设立了大型消防公益宣传牌,社会消防宣传网络初步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