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强化协调监督工作力度。针对不同阶段的重点和特点,采取多种方式,以更强的力度加大对各项工作的协调和监督,做到每月都有专门监督任务。定期组织工作推进调度会,精选会议主题,加强对污水垃圾设施建设、三改工程和住房保障、既有建筑外观改造和街道景观整治等重点工作任务的阶段性调度,着重剖析梳理存在问题,集中解决各地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努力把调度会开成现场会、培训会。组织献礼项目评审会,交流工作经验,以向国庆60周年献礼项目为示范促进精品工程建设,带动城市改造建设工作全面展开。组织推进深化改革的专题调度,分析问题,交流做法,研究办法。
(四)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和经验。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组织赴外省先进地区进行重点考察学习,针对突出问题,研究解决办法和政策建议。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及时发现、总结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先进典型、成功做法,培育示范样板,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建立工作交流机制,针对一个时期、一定范围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召开专题研讨会,交流研讨工作举措。
(五)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大力开展专题调研活动,认真研究解决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围绕城市管理、现代化城市、景观环境、建筑节能、献礼和精品工程等重点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加强统计分析,梳理剖析问题,归纳总结做法,指导工作推进。结合落实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开展重点跟踪调研,着重剖析影响市场信心和发展的问题,及时提出应对措施。
(六)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领导干部培训,深化领导干部城镇化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知识再教育,组织举办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国外培训班,提高各级干部驾驭城市发展的能力。培养专业领军人才,发挥科研设计单位和大众媒体作用,建立普及城市建设知识的“大讲堂”,发现和培育省内专业技术领域的领军人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推进规划设计机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采取灵活的收入分配激励政策,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七)营造群众广泛关注的舆论氛围。建立与民互动网络,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和网络媒体等工具,了解民情民意,沟通政策信息。组织专栏专访活动,继续组织举办三年大变样记者行、阳光访谈等集中采访报道活动,在报刊、电台、电视台设立专题或专栏,提高宣传报道深度。举办专题展示展览,建立固定场所、固定渠道,向公众展示城市发展战略、近期建设规划、重大项目方案,征求民意,凝聚民心,汲取民智。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