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资助城乡困难家庭子女入读技工院校。资助全省5000名农村家庭人均年收入1000元以下的初、高中毕业生以及城市低保家庭、残疾人家庭、“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子女入读技工院校,政府给予每人一年补助学费2000元,每人补助两年。
39.加大城乡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和特殊津贴支持力度。省财政增加安排2亿元,总量9亿元,其中8亿元对财政困难县(市、区)义务教育绩效工资专项补助,1亿元对边远地区教师发放特殊津贴。今年所有县(市、区)公务员津贴和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要全部发放到位。
40.加大高校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支持力度。省财政安排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3000万元,支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贷款需要。
41.继续推进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省财政安排1.2亿元,用于全省农民群众免费看电影、看演出,开展健康向上、富有特色的文体活动。其中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1场电影、每个农村中小学每年放映4场电影,每个乡镇每年购买文艺演出不少于4场,每个乡镇组织开展文体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
42.提高农村宽带网络覆盖率。筹集资金2.6亿元,使行政村宽带网络通达数15000个以上,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90%以上。
43.推进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筹集资金1500万元,帮助近3000个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开通卫星电视。
44.启动“村邮户箱”工程,逐步解决邮件及时报送到户的问题。
45.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投资建设100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室;建成2000余家“农家书屋”。
46.向公众免费开放84家博物馆和纪念馆。财政安排“两馆”免费开放经费补助1.2亿元。
47.加强基层体育健身场所建设。省财政增加安排1000万元,总量4000万元,对基层群众体育健身场所建设予以补助;筹集资金1600万元,在500余个行政村开展农民体育健身场所工程建设试点。
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
48.扩大廉租住房保障。政府力争投资新增2009年第一期廉租住房5.9万套,295万平方米;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2.8万户。
49.进一步推进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全省完成经济适用住房面积100万平方米,省财政继续安排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奖励资金3000万元。
50.建立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制度。省财政安排1亿元,为农村困难群众尤其是多灾易灾地区抗灾能力弱的困难群众危房提供救助,支持新建、重建住房6500套以上;安排专项资金,对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危房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