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力推进市场机制建设。从培育主体、发展平台、完善工作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推动节能减排市场发展。
节能市场机制建设安排
重点工作
| 序号
| 具体内容
| 时间节点
| 责任部门
|
推进合同能源管理
| 1
| 对现有备案的能源服务公司进行分级管理,培育一批有较强实力、具有全国或区域辐射能力的专业能源服务公司
| 全年
| 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
|
2
| 组织区县、集团申报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试行建立项目的信息公示和竞标制度
| 上半年形成制度,三季度组织申报
| 市经济信息化委
|
3
| 建立、完善政策机制,推进解决制约合同能源公司发展的瓶颈问题
| 全年
|
发展节能减排市场
| 4
| 4支持环境能源交易所发展,探索开展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权和节能量指标交易
| 全年
| 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
|
5
| 鼓励形成一批节能产业园区、节能示范园区
| 全年
|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
|
七、推进区县节能减排
各区县要根据本区域“十一五”节能总目标和本市2009年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制定本区县2009年节能减排目标和工作计划。各区县要在全面开展节能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商务楼宇、生活用能等薄弱环节的节能管理,进一步增加节能资金投入,落实“批项目、核能耗”制度,夯实各项节能基础。市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区县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和支持。
区县重点节能工作安排
重点工作
| 序号
| 具体内容
| 时间节点
| 责任部门
|
排定目标和计划
| 1
| 制定本区(县)2009年节能降耗量化目标和工作安排,明确重点工作,分解落实责任,安排一批节能降耗项目
| 一季度完成并报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各区县政府
|
强化薄弱环节
| 2
| 加强对商务办公楼宇的节能管理和节能技术改造
| 全年
|
3
| 配合市行业管理部门做好在地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工作
| 全年
|
4
| 完成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各1幢以上用能分项计量装置安装
| 年内
|
5
| 深入推进社区节能工作,促进生活节能
| 全年
|
加强污染源纳管
| 6
| 郊区要加大截污纳管力度,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减排效益
| 全年
|
加大资金投入
| 7
| 建立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加大节能资金投入,并提高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
| 全年
|
强化节能评估
| 8
| 严格执行《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试行)》(沪府发〔2008〕6号),落实责任和经费
| 全年
| 各区县政府
|
夯实工作基础
| 9
| 结合区县机构改革,加强区县节能管理、统计、监察等力量
| 全年
| 各区县政府
|
10
| 加强节能培训、教育和宣传表彰工作
| 全年
|
八、继续加强节能能力建设
抓住本轮政府机构改革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充实节能机构和力量。同时,加强各项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节能能力。
继续加强节能能力建设安排
重点工作
| 序号
| 具体内容
| 时间节点
| 责任部门
|
加强节能机构和力量
| 1
| 结合本轮机构改革,加强节能管理、统计、监察等机构的人员力量配备
| 上半年
| 市编办及各有关部门
|
2
| 落实节能法要求,督促重点用能单位设置节能管理岗位
| 上半年
| 各行业主管部门
|
加强统计监测
| 3
| 进一步健全能源统计和监测体系,健全能源生产、流通、库存、消费、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统计制度,加强能源统计数据质量的评估
| 全年
| 市统计局
|
4
| 完善农业、工业、建筑业、商业、旅游饭店、教育、卫生、机关等用能领域的能源统计和监测体系
| 全年
|
5
| 加强能源统计基础工作,推动企业落实能源统计台账
| 全年
|
6
| 加强全市节能降耗预警、预测工作,按季度定期跟踪、分析和预测全市节能降耗形势,提出分析报告
| 全年
|
7
| 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的能源供应和消费状况的跟踪监测和分析工作
| 全年
|
加强标准、计量工作
| 8
| 组织制订和修订《车用汽油》、《车用柴油》、《车用二甲醚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工业锅炉大修、更新、改造及报废判别标准》和《蒸汽锅炉房安全、环保、经济运行管理》等十五项地方标准
| 年内
| 市质量技监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环保局、市交通港口局
|
9
| 启动10项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
| 年内
| 市质量技监局
|
10
| 积极争取提前实施《中小型三相异步电机能效限定值机节能评价值》国家标准
| 全年
| 市质量技监局、市经济信息化委
|
11
| 加大能源计量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对100家以上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能源计量执法检查
| 全年
| 市质量技监局
|
12
| 涉及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高能耗产品和生产企业,对现有获证企业开展专项普查,并对不符合节能要求的企业采取限期整改及吊销许可证等处罚措施
| 第二、四季度
| 市质量技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
|
加强能效标识管理
| 13
| 对列入国家能源效率标识产品目录的产品监督抽查,开展能效标识执法检查,全年组织2次
| 全年
| 市质量技监局
|
加强节能监察
| 14
| 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执行情况的日常监督检查
| 全年
| 市节能监察中心
|
15
| 加强对商业商务楼宇、旅游饭店、医院、学校、机关办公大楼等公共建筑的节能监察
| 全年
|
16
| 加强对国家明令淘汰的JO系列电机和S7配电变压器等机电设备的监察
| 全年
|
17
| 对空调温度设定、城市景观照明、高耗能特种设备等开展专项监察,依法查处各种浪费行为
| 全年
|
加强节能培训
| 18
| 扩大能源管理岗位资格培训的范围,加快能源管理紧缺人才队伍建设
| 全年
|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
|
19
| 各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本系统节能培训,提高业务能力
| 全年
| 市发展改革委等各有关部门
|
发展节能机构
| 20
| 加快形成节能管理、节能监察、节能服务有机结合的节能管理和服务体系,大力推进社会节能服务机构的发展
| 全年
|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