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坚持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优化公交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坚持适度竞争,促进企业提高服务质量、运行效率和控制成本,实现公共财政效用最大化。
四是坚持进一步强化公交企业的社会责任。引导和督促企业妥善处理好市场与公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承担社会公益性服务。
五是坚持进一步调动公交职工的积极性。切实维护公交职工的合法权益,提高公交一线职工收入,进一步充分调动公交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队伍素质。
四、进一步深化公交改革的主要任务
以深化体制改革、完善经营格局、强化政府监管、提升服务能级、降低出行成本等为主要内容,推进公交行业的改革和发展。
(一)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营格局
贯彻国务院关于公交行业“国有主导、多方参与、规模经营、有序竞争”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公交体制改革。
一是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以巴士公交等资产从上市公司退出为突破口,逐步实现骨干企业国有控股,进一步发挥国有资本在公交投资、建设和营运管理中的主导和支撑作用,形成保障公益性要求的产权制度。
二是完善市场经营格局。按照相对区域经营、提高市场集中度、促进有序竞争的基本思路,推进形成浦西、浦东、郊区等3大相对区域经营格局。
--以久事公司为主体,实施浦西公交重组。久事公司成立国有巴士公交集团公司,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下设若干家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公交营运企业,保持适度竞争。在内部整合基础上,对其他公交企业实施收购兼并。
--以浦东新区政府为主导,推进浦东公交整合。浦东区域公交先组建1家国有独资的公交公司,控股下辖若干家营运企业,取消经营者持股。
--以“一区一骨干”为模式,推进郊区公交整合。总结推广嘉定、松江区公交国有控股经验,依托区县政府,推进区域公交兼并重组,成立国有控股骨干企业。
三是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实施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和完善营运企业之间、相对区域经营的竞争机制。探索建立集团化管理与营运企业竞争相结合的运行管理模式,使集团管控有力,营运企业保持活力,将竞争的核心放在独立核算的公交营运企业,重点引导和激励营运企业开展服务质量、安全运行、成本控制和营运效率等“四项竞争”,以竞争创活力、出品牌。通过竞争促进市场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企业资源向优秀管理者集中、激励政策向关键岗位和贡献突出人员集中,不断增强公交营运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二)提升服务能级,全面提高供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