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

  (三)推动大型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积极发挥青岛口岸和对外开放优势,以“五大市场群(带)”培育建设为载体,引导市场集聚发展,推动制造业与物流批发业联动,加快建设全国性和区域性专业批发市场,构建大进大出的区域性商品物流集散中心。对市中心区部分设施老化、影响交通、环境脏乱的市场逐步实施关闭或外迁。引导重点市场推行网上交易、电子结算,壮大橡胶、钢材、棉花、矿产品等生产资料市场规模,推进市粮食集散中心建设,提高集聚效应,逐步形成区域性生产要素集散地和价格形成中心。到2011年,培育交易额过百亿元的市场5处,全市商品市场交易额突破26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五、加快流通现代化建设步伐
  (一)培育大型品牌化流通企业集团。加强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支持骨干流通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创建闻名全国的流通品牌。鼓励支持大型骨干流通集团加快建设面向全省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迅速壮大企业规模,今后三年,全市20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保持年均增速15%以上,争取到2011年销售额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以上,其中1家销售额达到200亿元。同时,加强商贸业品牌建设,力争10家企业进入全国连锁百强行列。力争到2011年,实现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的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到36%以上。
  (二)加强物流中心和电子商务发展。加快连锁经营物流支撑体系建设,培育发展电子商务平台,推广应用现代流通技术,今后三年,培育建设3至5家年配送额超过30亿元的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加强电子商务建设,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与经验,引导发展3至4家商贸电子商务公司,发展一批社会电子商务便民项目,争取重点企业电子商务B toC销售额年均增长20%以上。
  (三)加快引进发展新型零售业态。围绕培育特色消费载体,实施市、区(市)联动,通过以商招商、中介招商、网上招商等多种方式,加快对外开放、选商引资和国际新型业态的引进步伐,今后三年,有重点地支持24小时便利店、汽车穿梭餐厅、折扣店、品牌直销购物中心等新型业态项目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业态业种;在市区发展特色专业店、品牌购物中心、家居超市等大型特色零售项目;实施新型零售业态的引进与创新,引导骨干流通企业面向全市发展10个以上5000平方米左右的大中型生鲜超市。
  六、创新发展新型营销模式
  (一)加强“工商联手”开拓市场。各级各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营销创新,发挥流通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作用,通过开展名品进名店、工业品专题展览展销等多种形式,推进工商联手促进消费;通过贸商联手,组织外贸出口产品转内销,实现互惠共赢;通过加强产销衔接,开辟进店“绿色通道”,加大家电、服装、纺织品、烟酒、饮料等地产工业品采购上市力度;通过组织工贸企业有针对性地参加海内外消费品展览会,开拓国内外市场。同时,要抓住当前热点,积极促进汽车消费,加快汽车销售品牌店建设,扩大汽车消费信贷,发展汽车租赁业务。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