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
坚持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的原则,鼓励和组织相关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质检机构积极参与质量技术标准的研制与修订工作,提高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率,力争将更多的自主创新技术及时转化为先进标准,使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标准、地方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建立技术标准创新奖励制度,鼓励企业和行业积极参与制订具有竞争力、高于现行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增强国际竞争力。争取更多的国家、国际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分委员会(SC)、工作组秘书处(WG)落户我市。掌握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制修订的“话语权”。加强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和预警,提高应对和防范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能力。
四、积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一)切实落实企业的质量安全责任。
各类生产经营企业要切实履行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商业企业要对所售商品质量负责,依法承担质量责任,自觉抵制假冒质量标识、虚假质量宣传等违法行为,对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缺陷产品要主动下架,停止销售;超市和连锁、特许经营企业等要加快推行商品质量先行负责制。
(二)重视和加强企业自主品牌建设。
企业要强化品牌经营观念,依靠产品质量打造自主品牌,全面提高品牌形象和产品竞争力;要通过自主创新、品牌经营、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手段,加强对自主品牌的培育和保护;要加大对自主品牌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自主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努力实现从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变。
(三)注重通过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技术中心,积极参与技术标准的研究制订,逐步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要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全面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积极研发具有核心竞争力、高附加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紧密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加快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成果转化,注重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加快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通过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
五、全面加强质量安全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