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大入太湖河道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太湖流域考核断面稳定达到功能区水质标准。在太湖流域主要河道建立推行“河长制”,由政府领导担任河长,对河道水质牵头负总责。其中,王常生市长担任京杭大运河河长、王金祥副市长担任九曲河、太平河河长、张红娣副市长担任丹金溧漕河河长、张仁海副市长担任香草河河长。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完成镇江市下达的高新技术产值占比与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指标任务,按方案推进钢铁行业等落后产能淘汰工作。
3.推进区域供水工程,保障饮用水安全,确保取水口水质达到Ⅲ类标准,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组织开展针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污染源清查,全面排查各类排污口,坚决取缔违法排污,消除安全隐患;按要求实施完成丹阳新桥至丹阳长湾水厂联络管,基本建成丹阳市黄港取水口江中取水管网延伸工程。
4.强化工业污染控制。加强工业点源治理,组织力量对太湖流域所有污染源进行拉网式检查,将重点企业监管责任落实到人,所有排污企业做到达标排放;实现所有重点工业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联网管理;继续实施《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等国家和有关地方标准;继续加大力度开展太湖流域工业污水处理厂及污染企业的提标改造和深度处理;完成12家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任务,其中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7家;强化环境执法,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从严打击违法排污行为。
5.加强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确保所有乡镇污水处理厂6月底前全部正常运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到80%以上;坚持管网优先,年内建成80KM管网工程;开工建设丹阳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程;完成丹阳市毛甲垃圾处理场二期扩建工程;深入推行“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做到区域全覆盖。
6.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提倡应用生物农药和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推行化肥减施工程(商品有机肥补贴),推广商品有机肥5752吨,丹阳市补贴50元/吨;推行化肥减施工程(绿肥种植),推广绿肥种植面积7000亩,每亩补贴60元。化学氮肥使用总量在2007年的基础上减少9%,化学农药使用总量在2007年的基础上减少14%,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推广覆盖面达95 %以上;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施限期治理,新增发酵床生猪养殖场4个、生态养殖示范场2家,完成养殖场污染治理32家,年底前全面达标排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大于95%;完成7个镇村布局规划确定的农村居民点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与3个自然村乡村生活污水生态净化处理设施。
7.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苏南运河上已建船舶垃圾收集站与船舶油废水回收站的正常运行,落实污染物收运体系,杜绝二次污染,切实发挥其减污效能。
8.加强河网综合整治。配合镇江市开展编制并实施京杭运河镇江段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9.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工程,禁止秸杆露天焚烧与抛洒入河,秸杆综合利用率达到85%。
10.加强节水减排。完成镇江市年度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任务,年度万元GDP用水量下降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6%。实施农业、工业等节水减排示范项目,建设一批中水回用等示范工程;年内建设并实施丹阳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工程。
11.配合省、市环保部门建立水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按期完成重点河道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
12.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投入。将新增财力的10%-20%专项用于水污染防治,专项治太资金不得低于2008年水平,治污工程地方资金按国家、省实施方案要求按比例配套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