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强电力行业节油工作。所有火电厂(包括新建电厂)燃煤锅炉都要采用等离子无油、小油枪等微油点火技术和低负荷稳燃技术,降低油耗。(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质监局)禁止使用燃油机组作为基础负荷机组发电,只能作为系统备用机组。(责任单位:省电力公司)
10.加快工业窑炉实施替代燃料油改造。工业窑炉要逐步停用燃料油,以天然气、煤制气、工业废弃油等替代燃料油;钢铁行业要推广蓄热式轧钢加热炉技术;有色冶金用的各类熔炼炉、镀锌炉、铜精炼炉、加热炉、烘干炉等要加快实施替代燃料油改造;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窑炉要推广煤制气替代石油技术;推广窑炉保温、富氧燃烧、余热回收等新技术、新工艺,降低燃油消耗。(责任单位:省经贸委、省发改委、省科技厅)
11、建立高耗能特种设备准入与退出制度。制定《江西省节能型锅炉鉴定评审管理规定》,建立《江西省节能型锅炉导向目录》,指导企业开展百台锅炉改造和1000台工业锅炉水处理达标活动,组织实施对2000名司炉工和2000名水质分析人员的节能知识培训,推进锅炉等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降耗。(责任单位:省质监局、省发改委、省经贸委)
四、推进电机系统节电
12.加快淘汰低效电机及拖动设备。认真落实国家低效落后电机及拖动设备淘汰目录和省淘汰计划,在2009年年底前淘汰《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本)》(国家发改委2005年第40号令)明令淘汰的低效落后电机及拖动设备和机械工业第一批至第十七批淘汰机电产品;电力企业要淘汰能耗高的输配电设备,配备高效率设备和器具。(责任单位:省经贸委、省发改委)
13.提高电机及拖动设备产品技术水平。电机及拖动设备的研发、设计和制造,要严格执行国家高效节能电机产品标准和电机及拖动设备强制性能效标准;提高电机检测水平,把能效指标作为电机及相关设备出厂检测的重要内容,达不到标准的不准销售、使用。(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质监局)
14.推进电机系统节电改造。推广电机系统节电技术和设备,合理匹配电机系统,消除“大马拉小车”现象;实施电机系统综合节电改造项目,以企业、车间为单元更换高效或超高效节能电机的,采用变频调速、软启动装置、无功补偿装置、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等先进技术和设备对电机及拖动设备实施改造的,调整生产工艺组合、优化电机及拖动设备匹配的,优先申报国家节能奖励项目或安排省节能资金给予支持。(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财政厅)企业购置使用高效节能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高压电动机、交直流永磁电动机、风机、水泵、空气压缩机等产品,符合《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其投资额按税法规定享受抵免所得税优惠。(责任单位:省国税局、省地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