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渔业基地。要重点抓好渔业水域的综合开发,建设10个产业园区,扶持30个龙头企业及200户典型示范户。大力发展名优鱼类养殖,开发特色土著品种、引进名优品种;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实施健康养殖;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渔业产品,提高水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到2012年,实现产值30亿元。
三、政策措施
为实现建设北方特产业大省的发展目标,把“园艺特产千亿元创业计划”落到实处,制定以下措施。
(一)规模发展,不断扩大经济总量。
要把做大做强园艺特产业作为今后的突出任务认真抓紧抓好,不断扩大经济总量,形成规模效益。一是科学制定加快园艺特产业的发展规划。到2012年全省要打造10个园艺特产产值超30亿元的县,20个产值超20亿元的县,100个产值超1亿元的乡镇。要把七大产业基地的发展目标分解、规划到各市县。二是要加快园艺特产业的生产基地建设,努力建设一批产业集中、标准高、质量优、规模大、效益好的原料基地。三是要突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立足现有基础,突出发展主导产业,使其尽快形成规模,成为支柱产业,同时还要抓大带小,努力形成一个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大发展、快发展的新局面。
(二)科学规划,进一步推进产业化发展。
要加大对园艺特产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使加工企业数量在现有800多家的基础上,总量达到1500家以上,要重点扶持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经济作物、经济毛皮动物、长白山山珍食品及水产品加工企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要紧紧围绕园艺特产七大产业基地,采取扶持壮大一批,嫁接改造一批,招商引进一批,大力发展一批的原则,吸引有雄厚资金的企业进入产业化经营领域,为园艺特产产业化经营增添新活力。经过努力,力争使200户园艺特产业龙头企业进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通过土地入股、反租倒包等多种途径促进企业与农户联合,形成相对稳定的经营联合体,使农民从加工业中获得一部分收益。
(三)品牌突破,努力开拓园艺特产品市场。
鼓励发展创品牌产品,对认定的中国名牌农产品,在相关专项资金中给予适当支持。一是树立品牌意识,各级领导、龙头企业负责人要把创立品牌当作大事来抓,靠品牌效应打市场、增效益;二是打造名牌产品,要积极开发新产品,强化经营管理,努力打造一批国家和省级的名牌产品;三是宣传名牌,充分利用名牌产的市场信誉,积极作好宣传工作,扩大名牌的知名度,同时要保护名牌产品,通过科学的生产、经营、管理,严把质量关,使名牌产品立于不败之地;四是充分发挥农村专业户、经纪人、协会及各种服务组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通过他们提高园艺特产组织化程度,扩大经营规模,减少市场风险,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