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科技兴特,努力提高园艺特产品质量。
要大力推广园艺特产新技术,要围绕重点产业,着力推广重点技术;要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快标准的制(修)订步伐,以实施标准化为突破口,建立生产示范区,提升产品质量;要加大培训力度,对符合培训范围的,享受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政策。省、市、县、乡要密切配合,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地把新成果、新技术普及到农民当中去;对发展园艺特产业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及农田灭鼠技术及开展保险业务,按照相关政策规定,享受省里有关的补贴政策,要加大对蔬菜、果树用地进行测土,争取到2012年在这两个产业实现科学施肥。要建设省园艺特产信息系统,加强我省园艺特产业的信息沟通能力,提高信息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五)突出特色,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产业,组织开展“特产之乡命名”活动。对各地区域特色鲜明、专业化程度较高、生产规模较大的园艺特产品产区,以省政府名义给予吉林省某某特产之乡命名并通过边界立牌、媒体公告、入网宣传、系列新闻报导等形式,进行重点宣传,以扩大产区影响、拉动生产发展。要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打造一批具有东北乡土文化气息的优质产品。坚持以工业化思维指导各特产之乡发展,努力提高其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社会化程度,把特产之乡建设成为我省园艺特产各业发展的样板、对外展示的窗口、成长壮大的支撑点和增长点。
(六)统筹整合,加快招商引资的步伐。
对转产企业和社会力量自行投资开发园艺特产业,在建设用地上提供方便,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政策鼓励,实行产业化经营的享受相应的扶持政策。转产企业和社会力量自行投资开发园艺特产产业园区,对从事种养植项目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农行、农发行和农村信用社要积极调整信贷结构,通过信用担保和农户联保等多种有效形式,积极为园艺特产业提供贷款,要按照园艺特产生产周期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和增加贷款额度。省、市、县政府要积极整合资金,扶持园艺特产业的发展,并随着今后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加大扶持力度。要充分利用国内外的展销、展洽会等多种形式开展积极的招商引资活动。
四、加强组织领导
“园艺特产千亿元创业计划”,是省委省政府在新形势下为提高农民收入而采取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为确保实现北方特产大省建设目标,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抓好统筹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