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抓项目建设和达产达效,做大做强畜产品加工业。以大型龙头企业为骨干,以名牌产品为依托,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加快组建有能力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大型龙头企业集团,更好地发挥其组织生产、开拓市场、牵动基地的功能。突出抓好皓月、德大、华正、金锣、德莱、鸿大、广泽、新高、汉德、四海、康大和长双鹿业等畜产品加工企业和新上的畜产品深加工项目,着力帮助企业在科研攻关、深度开发和规模扩张上实现较大突破。要突出长春特色,从推广标准化生产、保证食品安全、提高产品质量入手,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努力促进企业达产达效。要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力争3年内再引进一批知名企业,为加工业发展积累后劲,不断壮大畜产品加工业群体规模。
(五)抓投入品质量,推动饲料和兽药产业快速跟进。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推进饲料工业的规模化、集团化进程,打造优质饲料品牌,提高自给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强化兽药的生产经营管理,按照省政府要求,成立长春市兽药饲料质量监察机构,加强对辖区内饲料、兽药产品的质量监测。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扩大专用饲料种植面积,推进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转变。加大粗饲料综合开发,推进产业化经营。抓好国家秸秆养畜示范县建设,提高粗饲料开发利用率。
(六)抓基础设施改善,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重点完善市、县(市)区两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乡(镇)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监测预报能力。着力抓好120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和2000个防疫冷链体系建设项目。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力争3年内对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房舍和防疫设施进行全面更新改造。深入开展结核、布病等人畜共患病的扑杀净化工作,有效净化畜群。逐步推行执业兽医制度,完善执业兽医认证工作程序,加强官方兽医的培训和管理。抓好5000名繁改员和防疫员培训项目,不断提高繁改和防疫人员素质。大力推进动物标识及可追溯体系建设,做好牲畜耳标佩戴工作。扎实开展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强化口蹄疫、禽流感、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确保我市不出现重大疫情,畜禽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确保达到100%,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达到100%。对病死动物及产品严格执行“四不准一处理”制度。继续完善市、县(市)区动物防疫资金、技术、物质储备制度,加强动物防疫资金专项管理,切实提高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快速反应能力。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