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力推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为主、分类指导、国际接轨”的工作方针,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以下简称采标)的步伐。重点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品牌培育企业和技术改造项目的采标工作。加强优势产业尤其是与进出口贸易密切相关产业与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关联度的研究,及时制定采标措施和目标,应对和打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
(六)推动“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文化体育用品四大新兴产业的建设,鼓励和支持具有一定生产优势、技术优势和产业化前景的重点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将自主创新与技术标准制定相结合,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道路。鼓励和推动检验检测机构、企业、行业协会、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申报标准科研项目,主持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定、修订,使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更多地反映我市主导产业技术优势,积极争创“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
(七)建立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和检测服务平台。结合我市产业特色,有重点地建立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信息数据库,建立相应技术标准服务网站。结合产业群建设,以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模式,加快建设公共检测技术平台,着力解决广大中小企业检测能力不能满足标准要求、检测水平低等问题,推动企业由被动式执行标准向结合技术创新研制标准转变。围绕我市机械、纺织、化工、农产品等主要出口产品,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建立技术预警工作信息系统,有效应对和防范贸易技术性壁垒。
(八)加强标准化队伍建设。构建以质监、科技、行业主管部门为主体,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为骨干的培训网络,多渠道开展标准化培训工作,努力培养一批复合型标准化专业技术人才。逐步建立我市标准化专家人才库,鼓励标准化人才积极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培养更多的国际标准化专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为确保标准化战略工作的顺利进行,市政府成立了德州市实施标准化战略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标准化战略实施的协调工作。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推动本地标准化战略实施。
(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各级各部门要把实施标准化战略列入本地、本部门、本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科技计划、人才培养等相关工作之中,把标准创新作为享受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农业科技进步和外贸进出口、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扶植政策的重要条件。质监部门要牵头做好全市实施标准化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协调落实,协同各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工业标准化、农业标准化和服务标准化工作。抓好标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WTO?TBT(贸易技术壁垒)通报预警信息平台、鲁北质检中心建设,健全全市标准化监督管理体系,推动先进技术标准制定、采用和实施。做好联席会议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加强标准化技术人才的培训。科技部门要鼓励和引导自主创新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转化为技术标准,推动科技项目与技术标准研制同步进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农业部门要积极抓好农业标准、规范制定、实施工作,有计划地制定优势、特色农产品标准,抓好先进农产品标准、农残限量国家强制性标准推广和组织实施,大力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服务业主管部门要积极推动服务业标准化工作,通过采用和制定先进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经贸部门要积极推广先进节能降耗标准,抓好能耗限额标准地实施。财政部门要确保实施标准化战略奖励和扶持资金的落实。其他各有关部门也要认真履行职责,推进全市标准化战略工作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