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大口岸建设力度,打造通关优质环境。加快乐清湾、状元岙深水港区以及与之配套的铁路支线和疏港公路的建设,利用现有的口岸资源开通近洋航线,发展远洋航线。鼓励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在温州口岸出运,对在温州口岸出运的外贸企业按集装箱数量予以奖励。加快温州口岸出口商品的通关速度,继续推广区域通关、税款网上支付、保证金转税网上支付等通关便利措施。探索实施F通道审单、大客户管理、担保验放的便捷通关作业模式。做好龙湾二期内支线码头的海关验收工作。积极推动温州建设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申报工作,拓展保税物流业务。
三、挖掘潜力发挥优势,大力开拓国内市场
(四)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鼓励基础行业、传统优势行业、新兴行业、装备制造业等行业龙头企业在巩固提升已有营销网络的基础上,加大销售网点的拓展,从中心城市进一步向乡镇、农村延伸,扩大市场覆盖面。发挥行业龙头企业营销网络优势,吸纳中小企业进入其营销链,实现营销网络资源共享。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延伸生产链,把产品生产外包给中小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
(五)支持企业实施销售战略联盟“抱团”开辟市场。发挥在外温州人市场网络和温州产品两个优势,通过政府组织,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在全国100个大中城市建立“温州名品广场”。鼓励同行业、跨行业企业之间进行联合,形成销售战略联盟,构建营销团队,“抱团”开辟新市场。发挥现有的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品牌龙头作用,鼓励企业之间实行品牌联合,引入加盟连锁等现代经营方式,开设品牌超市,发挥联合优势,壮大品牌经济。加大区域品牌宣传和推广力度,进一步发挥“国”字号产业基地的区域品牌效应,带动相关产品扩大市场影响力。安排一定额度资金,对组建销售联盟、设立品牌超市、区域品牌宣传等给予资金补助。
(六)大力支持企业发展虚拟经营和规范发展电子商务。鼓励服装、鞋革、工业电器、汽车摩托车配件、家用电器、食品等传统优势行业积极发展虚拟经营,加快经营模式转变,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鼓励现有虚拟经营企业实施订单本土化。鼓励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广网上采购、网上交易、网上结算和网上服务,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产品销售,促进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融合。在服装、鞋革、眼镜、电器、汽摩配、泵阀、船舶等行业建设一批行业网上商城,作为行业的产品信息中心和推广展示中心,宣传推介行业骨干企业和产品。引导和支持电器、服装、皮鞋、眼镜等重点行业、企业剥离低效的运输仓储功能和业务,建立高效的物流管理模式,发展第三方物流。对全市重点虚拟经营企业开展电子商务、ERP改造项目给予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