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扩大农村内需、改善农业农村生产条件的重要途径来抓。深入实施水资源配置、农业综合开发、标准农田提升、百万亩灌区节水改造和强塘固房、滩涂围垦、标准渔港、养殖塘、沿海防护林等工程。继续推进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和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建立基本农田补偿机制,加强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多渠道筹集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并提高补偿标准。保护珍稀物种种质资源,防范外来动植物疫病和有害物种侵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工程,从源头防止面源污染。做好农村消防、森林防火、海上渔业安全工作。加强循环设施建设,积极推广以沼气技术为纽带的生态技术,推广应用太阳能、生物质能,全面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8、拓宽农民创业就业渠道。加强农业功能的多样化开发,积极培育都市农业、循环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积极发展以文化、生态为核心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建立农家乐文化教育基地,促使其上规模、上水平,成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推进现代家庭工业集聚区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促进家庭型工业和农产品加工园区发展。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专业市场、专业村、专业加工户、专业经纪人队伍,推进支柱和优势产业配套加工业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生产性服务业、流通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和农村成人“双证制”教育,积极推行“项目化”精品培训和长短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着力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经纪人、农家乐、转产转业渔民“四千”培训项目和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的示范效应,提高农民就业创业技能。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就业体系,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在就业机会、小额贷款、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工商登记等方面提供支持。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和创业农民合法权益。落实好停征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政策。组织实施“家电下乡”活动,落实农民购买指定家电品种给予直接补贴的政策。
三、创新农村土地使用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9、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并做好承包地块的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依法将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保障农民的经营权、处置权、收益权。推进国有农林渔场体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