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按照《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结合党委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制定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完成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和服务事项梳理及网上填报工作,建立健全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工作制度。
(三)完善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功能。实现县级部门的行政和非行政许可事项从申请到受理、审核、批准、办结、查询、申述等全过程的网上办理、实时监督、预警纠错和绩效评估功能,探索构建跨部门审批业务的并联审批系统,切实提高机关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
(四)推广使用党政综合办公系统。利用全市统一的党政综合办公系统,开通部门和乡镇网上办公平台,逐步开展公文流转、信息报送等综合办公业务,提高机关办公自动化水平。
(五)建设“城区报警与监控系统”。由各地信息办(或其他信息化主管单位)牵头,相关部门参与,建立涵盖本地公安、交通、城管等多种应用需求的城市城区报警与监控系统,与绵阳市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城市公共安全防范系统信息化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六)建设救灾管理系统。针对灾后重建工作需求,建立救灾管理系统、重建项目管理系统、农房重建信息管理系统。梳理灾难管理流程,为下一阶段全面启动灾难管理体系建设打下基础。
(七)建设招商引资平台。结合党委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使用信息技术建立招商引资平台,加强项目管理,扩大招商引资渠道,提高招商引资效率,完善发展环境。
(八)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开展“千村万户”信息化普及培训工程,重点抓好各县市区已建“农村信息服务站”和“惠民信息服务网”推广应用工作,通过操作使用培训,提高农民利用信息、发布信息基本能力,促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工作深入开展。
(九)开展社区信息化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信息化在城镇管理和社区建设中的应用,按照“一口受理、内部协办”的要求,深化社区事务受理服务系统建设,逐步建立健全覆盖社区的信息服务网点。
(十)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严格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制定适合本地工作实际的政务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上网人员进行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教育,做好系统软件升级备份和日志工作,杜绝网络安全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