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健康重庆”的决定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健康重庆”的决定
(2008年12月29日)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和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精神,建设“健康重庆”,作如下决定。

  一、建设“健康重庆”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把建设“健康重庆”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最直接、最具体的实践。坚持以市民为主体,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把群众健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推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努力培育体质、饮食、生育、行为和精神全面健康的市民,让追求健康成为重庆的民风,通过共建共享把重庆建成健康之城、活力之城。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大众。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作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建设“健康重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坚持人人参与、共建共享。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广泛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全民共建“健康重庆”,人人共享“健康重庆”。三是坚持突出特色、夯实基础。着力培育和壮大有重庆特色的强身健心项目,形成“健康重庆”品牌,同时加强基层基础工作,逐步实现城乡健康服务均衡化。四是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处理好城乡关系、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发展与改革的关系、共建与共享的关系,确保“健康重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总体目标。

  --市民健康素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到2012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40%,人均期望寿命从76岁提高到77岁,婴儿死亡率从8.9‰下降到7‰,孕产妇死亡率从50.17/10万下降到40/10万,出生缺陷率从13.4‰下降到10‰。青少年平均身高增高1-2厘米,市民体质抽样合格率达到88%。

  --市民健康保障水平处于西部前列。到2012年,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1.5人和1人,每千人拥有住院病床数增至3张,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标准化。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下降到320/10万,儿童“四苗”接种率达到98%,儿童和孕产妇保健覆盖率分别达到85%和90%,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全市区县(自治县)均有标准体育场馆,所有社区、乡镇和村都有公共健身场所和设施,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以上,形成便民利民的健身服务体系。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