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保障生育健康
(一)加强婚育健康教育。学校和公益性卫生服务机构,要加强青少年青春期性知识宣传教育。到2012年,育龄群众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75%以上。
(二)完善生殖健康服务。健全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免费提供生殖健康咨询、检查、随访服务。免费发放避孕药具,普及安全有效的避孕节育方法。到2012年,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干预覆盖率达到80%以上。
(三)加强孕产妇和儿童健康服务。落实孕产妇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补助政策,推进孕产妇和婴儿保险,保障母婴安全。逐步提高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率,全面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有效控制和减少出生缺陷。加强冷链系统建设,确保适龄儿童免费接种规划免疫疫苗。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贫困母亲和其他弱势群体的健康援助。
五、倡导行为健康
(一)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开展全民控烟活动,推行公共场所禁烟。引导成年人饮酒适度,禁止未成年人饮酒。制定下发市民健康行为指导方案,倡导健康作息,保持充足睡眠。提倡健康高尚的娱乐活动。推进公民健康素养和行为养成,引导市民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推行“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的“健康一二一”行动。
(二)普及大众健康知识。开展以“快乐工作、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群众性健康教育活动,免费发放健康知识科普读物,开展“相约健康社区行”、“健康面对面乡村行”、城乡社区“健康讲坛”、健康知识宣传等活动,促进健康知识进单位、进社区、进村社、进家庭。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良好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的宣传引导。到2012年,全市所有区县(自治县)建立健康教育平台,70%的乡镇、街道、企事业等基层单位配备专兼职健康教育服务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健康教育室并配备健康教育设备。
(三)关注重点人群行为健康。学校设置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学生近视防控和营养状况改善行动,促进学生养成健康行为。对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开展《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和职业卫生安全培训,建立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降低职业环境危害因素,提高广大劳动者的健康权益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强化干预措施,有效防控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和地氟病、碘缺乏病等地方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