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强化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相关部门作用
充分发挥市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作用。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调整和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任务,建立对部门职责落实情况的督查机制。根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明确具体任务,年终进行总结评估。特别要针对建立全员人口信息系统、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方面问题,召开相关部门专题会议,及时沟通情况,加强具体协调,共同采取措施,实现新的突破。
二、围绕全市发展大局,推动建立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支持系统
(四)开展人口与发展重大课题专项研究
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利用人口功能区研究成果,开展“对全市未来人口集聚、环境资源承载及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社会的重大影响”等专题研究。建立完善政府牵头、部门合作、专家指导、课题运作的人口发展战略研究长效机制。完成人口学会换届工作,建立人口问题研究专家库。
(五)实施“十一五”规划,启动“十二五”规划前期工作
认真落实“十一五”人口发展和事业发展规划,加强对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的推动,针对中期评估中反映出来的薄弱环节开展动态监测和评估督导,确保“十一五”规划圆满完成。做好编制天津市“十二五”人口发展和事业发展规划的前期工作。规范基层统计和工作记录,完善统计监测机制,开展出生人口清理清查,夯实基础数据,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奠定坚实基础。
(六)加快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
启动全员人口信息系统的建设,开展全员人口基础信息采集。参与全市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加快推进部门人口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人口基础数据综合研究。完善网络版WIS,充分发挥其在再生育审批管理、统计质量监测、统计分析、出生人口性别比动态监测和规划编制等方面的综合功能。总结试点经验,推动技术服务信息与管理信息的对接。办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府门户网站。
三、围绕改善民计民生,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
(七)全面实施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两项制度
全面实施针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组织和引导广大志愿者开展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关爱活动。完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把奖励扶助标准提高20%。
(八)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