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严格火源管理,消除火灾隐患。
重点林区村民巡山护林制度和村民轮流挂牌值班制度,是防控森林火灾的有效措施。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抓好以下工作:一要继续以大力推行“两项制度”为重点,强化林区野外火源管理,消除火灾隐患。二要加强生产用火指导,严格执行野外生产用火审批制度。经过批准的野外生产用火,森林防火指挥部要组织人员进行指导,提供生产用火保障,逐一落实责任和防范措施。三要管住重点人员和重点部位。在重点防火期内,对林区的痴、呆、傻等特殊群体要落实专人监护,对林区项目建设单位要登记造册,落实防火预案和签订责任状。四要结合本地实际,在森林防火的紧要期,采取超常规措施,突出重点部位,把握重点时段、抓住重点环节,搞好重点督查,全方位强化野外火源管理,清除森林火灾隐患。
三、进一步加强 “五大体系”的构建,做好护林防火各项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五大体系”的构建。
加强构建多层次的责任网络体系、准确及时的预警监测体系、快速高效的应急处置体系、全方位的防护巡查体系、精干高效的指挥管理体系是森林防火的基础性工作,有利于森林防火长效机制的形成,各地要进一步加强“五大体系”的构建。一是要从县市政府到村组、从县市林业局到林业职工,双向层层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卡),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体系。二是要充分发挥预警监测体系的作用,及时核查卫星监测的林火热点;了望台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密切注视林区防火动态,不得脱岗、漏岗。航空护林要加强空中巡视,以利及时发现和处置可能发生的林火。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体系,坚持领导靠前指挥的原则;指挥、扑救、办案三方人员同时出动的原则;以人为本、科学处置、安全为先的原则和打早、打小、打了的原则。四是要把天然林保护工程与推行“两项制度”结合起来,安排足够数量的林业职工和村民担任巡山护林员;入山要道要设立护林防火宣传检查卡,重点时段,重点林区,重点路口增派力量,严加防范,力争达到山山有人护、处处有人管。五是各级指挥管理体系要积极发挥指挥、协调、管理、服务的职能,在健全机构、完善制度的基础上,防火期坚持24小时值班,确保森林防火各类信息的畅通。各级指挥管理机构要注意研究森林防火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在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必须把加强森林防火作为重要内容,积极探索群防群治,疏堵结合的新思路、新办法。六是要加大林火案件查处的力度,大力强化依法防火,林业公安要把林火案件的查处作为一项基本职责,对本地每次发生的林火,力求做到火案不查清楚不放过、肇事者不受到处罚不放过、林区群众不受到教育不放过、整改措施不得到落实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