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建设畜禽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促进畜禽产品交易市场规模扩大与功能完善,增加交易量,扩大辐射范围,增加牵动力。建设一批跨省、区的大型畜禽交易市场,新建一批特色畜禽产品专业市场,牵动朝阳肉驴、蜂、兔、毛、皮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体系,及时发布市场信息,促进畜禽产品流通,指导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正确引导生产者进行生产调控,平抑生产波动。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畜牧业加快发展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市、县要本着分级负责、各有侧重的原则,建立畜牧业生产发展基金,要确保按每年递增20%的比例增加投入。主要用于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标准化养殖示范,科技培训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二是整合各类支农专项资金。对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移民搬迁、土地整理、以工代赈、农业科研等各专项资金,本着渠道不变、各尽其力、各记其功、成果共享的原则,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投入比重。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金融部门要进一步降低信贷门槛,扩大贷款额度,对畜牧业项目要优先安排,重点支持。四是加大保险支持力度。在启动种猪保险试点基础上,开展牛、羊、猪、禽等产业保险,增强畜牧业抵御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加强对畜牧业工作的领导,为畜牧业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是向现代畜牧业发展倾斜性配置领导力量。加快构建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畜牧部门牵头、各部门协助配合、社会各界参与的畜牧业工作格局。二是完善考评机制。各级政府要切实把畜禽养殖业及畜产品加工业倍增行动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根据倍增行动指标进一步调整、完善考核方案,建立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把畜牧业龙头企业建设、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等指标层层分解落实。三是加强规范化管理。根据项目管理的要求,畜禽养殖业及加工业倍增行动建设项目实行实名制申报登记、现场评估、量化考核、公示和备案等制度,按照省统一制定的建设标准及技术规范,规范化管理并认真组织实施。
附表:1、全市畜禽养殖及畜产品加工业产值规划表(2008-2010年)(略)
2、全市畜牧业生产规划表(2008-2010年)(略)
3、全市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规划表(2008-2010年)(略)
4、全市重点畜产品加工企业规划表(2008-2010年)(略)
5、全市畜牧业重点种畜禽场建设规划表(2008-2010年)(略)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