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效能低下,执行不力,致使政令不畅或影响市人民政府整体工作部署的。
1.无正当理由,未完成《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规定应由其承担的工作任务或未认真执行市人民政府的指示、决策和交办事项的;
2.不履行或未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市人民政府一个时期的某项重要工作未能按时完成,影响全局工作的。
(二)责任意识淡薄,致使公共利益或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遭受损失或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1.在重大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和重大突发事件等事关国家利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危的紧急时刻,拖延懈怠、推诿塞责,未及时采取必要和可能的措施进行有效处置的;
2.组织大型群众性活动,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而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的;
3.瞒报、虚报、迟报重大突发事件或重要情况、重要数据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盲目决策,造成严重不良政治影响或重大经济损失的。
1.重大建设项目发生重大失误或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
2.随意安排使用财政资金、国有资产,造成资金浪费或国有资产流失的;
3.违法决定采取重大行政措施,导致群众大规模集访或重复上访,或引发其他社会不稳定情况的。
(四)不严格依法行政或治政不严、监督不力,造成严重不良政治影响或其他严重后果的。
1.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或政策性文件与上级政策相抵触,严重损害公共利益或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的;
2.机关行政效率低下,工作人员态度生硬,服务质量差,群众反映强烈的;
3.监督管理不力,致使机关工作人员多次发生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和失职、渎职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
4.指使、授意机关工作人员弄虚作假,骗取荣誉或进行违法、违纪活动的;
5.包庇、袒护或纵容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违纪行为的。
(五)在商务活动中损害政府形象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
1.在招商引资活动中,违反法律、法规或国家政策规定承诺优惠政策的,或给予信用、经济担保的,或不守诚信致使合同不能履行,或严重损害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的;
2.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不进行招标投标或违反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的;
3.在资金融通活动中违反国家金融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的。
(六)市人民政府部门行政首长在公开场合发表有损政府形象的言论,或行为失于检点,举止不端,有损公务员形象,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