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采取多种有效途径搞好对广大劳动者的宣传。宣传活动要面向基层,面向劳动者,增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的作用,进行法律解读,通俗易懂地做好法律解释工作,及时解答劳动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进一步增强劳动者通过法定渠道维护权益的意识和能力,真正使
劳动合同法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三、突出重点,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力度
(一)进一步加强执法监察工作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针对当前《
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以提高劳动合同的签订率、扩大社会的参保率、促进劳动合同文本的规范化为重点,对中小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开展重点检查和专项治理活动。加强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的指导和管理工作,及时督查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参保情况,指导用人单位制订规范的劳动合同文本,修改和完善不符合实际的企业劳动管理制度。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力度,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化解劳资纠纷。结合实际,认真分析,分层次有重点地突破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
(二)广泛开展日常巡视检查工作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建立完善的劳动用工信息数据库,及时分析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情况,加强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的动态管理,全面掌握全省劳动合同用工和劳动合同履行情况。
(三)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各级政府要适当增加必要的投入,核拨专项经费,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适当增加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人员,以适应贯彻实施各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迫切需要。不断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和依法行政的水平。
四、要高度重视《
劳动合同法》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贯彻实施工作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及早部署,深入做好调研分析工作,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依据法规政策,理顺行政事业单位编制外人员的劳动关系,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用工尽快纳入规范有序的管理。劳动保障部门要在近期内尽快研究,出台行政事业单位用工规范管理办法,防止由此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同时,各级政府和用人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必要的资金,保障行政事业单位依法给编制外人员支付工资、缴纳社会保险费、支付解除和终止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