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育投入进一步增加,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基本落实。
一是两项附加征收与拨付比例较高。截至10月底,县区应征教育费附加6971.7万元,实际征收6766.33万元,征收到位率达97.05%,曹县、单县、东明县做到了足额征收,牡丹区、成武县、定陶县达到98%以上;地方教育附加应征2217.72万元,实际征收2150万元,征收到位率达到96.95%,曹县、单县、东明县做到了足额征收,牡丹区、成武县、定陶县达到99%以上;教育费附加共拨付教育部门5654.9万元,拨付比例达到83.57%,单县、东明县、巨野县足额拨付到位,郓城县、成武县、牡丹区拨付比例分别达到99.81%、92.31%、92.11%;地方教育附加应拨付教育部门1942.34万元,实际拨付1590.94万元,拨付比例为81.91%,其中牡丹区、单县、成武县、巨野县、郓城县、东明县全部拨付到教育部门;两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明显提高,总额达到2086.2万元。
二是专项经费基本落实。年内县区按照规定落实危房改造资金700万元、职业教育专项资金340.5万元,农村中小学仪器更新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县区配套资金749.39万元,牡丹区、单县、成武县、巨野县、郓城县、东明县均按照规定落实了100万元的危房改造专项经费和50万元的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鄄城县落实了100万元的危房改造资金,成武县、东明县、鄄城县、牡丹区分别落实了231万元、114万元、87万元、82万元的仪器更新、教育信息化两项工程配套资金。
三是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基本落实到位。中央、省义务教育保障资金拨付到位后,大部分县区都能够按照分担比例及时落实地方配套资金,保证了保障经费及时拨付到学校,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按目前在校生数生均公用经费达到了省定最低标准。截止到10月底,县区共拨付义务教育保障资金3.34亿元,占年度预算数的83.21%,县区分担部分已基本到位。
四是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得到完善,各项资助政策落实到位。截至10月底,县区农村学校免费提供8058万元教科书,发放农村学校寄宿生生活补助767万元,发放普通高中学生救助金1036万元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救助金2741万元。配套资金落实较好,县区共落实农村学校寄宿生生活补助配套资金110万元,城市低保家庭学生救助配套资金7万元,普通高中贫困生救助配套资金225.45万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配套资金527.55万元。
(四)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一是城区学校建设步伐加快。巨野县政府将出资8000万元把大成中学收归国有,与县实验中学整合,实现初高中校区分离,又投资500余万元,在新城区建设了县开发区三里庙小学,初步解决了城区初中、小学入学难问题。曹县规划投资5000万元,建设一处占地217亩的城区学校,年内完成一期投资1500万元,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目前该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东明县南门小学教学楼、县开发区吴庄小学教学楼和园丁小区幼儿园建成并投入使用,共完成投资1020万元。单县划拨土地60余亩,投入480万元,建设了南城明德小学和北城北郊小学,建筑面积达4932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