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学校内部设施配备得到加强。成武县投入1200多万元建起了职教中心,投入600多万元,为县二中建设了高标准的科技艺术信息综合楼。鄄城县年内投入资金400余万元,用于实验教学仪器、电教器材、图书资料、音体美教学设施和学生生活设施的配套建设。牡丹区年内投资180万元为全区21处定点小学和11个中学按二类标准更新了实验仪器。东明县投入资金130余万元用于理化实验仪器、生物标本、音体美器材和图书等配备。
三是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程进度加快。县区年度计算机配备任务9900台,年内实际配备22190台,信息技术教师应用培训任务395人,实际培训1753人,超额完成年度配备与培训任务。鄄城县新装备计算机2260台,县信息技术教育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巨野县年内新增微机1600台,新建电子备课室26座、多媒体教室26座,16处学校建成了局域网,60处小学建立了地面卫星接收站,基本形成了以互联网为主,地面卫星接收为辅的教育网络体系。
四是危房改造成效显著。各县区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坚持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不断加大对危房改造投入力度。年内各县区进一步加大危房改造力度,投入资金1.3亿元,消除危房25万平方米,新建校舍23万平方米,维修6.2万平方米。东明县投入危改资金2444万元,新建校舍4.1万平方米,2007年下半年开工建设的危改工程已全部完工。成武县投入危改资金1331万元,新建、改建学校40处,消除D级危房10588平方米,新增校舍面积22877平方米。郓城县年内投资1230万元,新建校舍3.2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危房基本消除,投入资金680万元,启动“百所重点学校建设工程”,绿化美化校园面积10余万平方米。牡丹区17个危改项目工程已全部完成,总建筑面积17341平方米,总投资1133万元。定陶县落实危房改造专项经费1040万元,巨野县投入危房改造资金980万元。
(五)各级各类教育发展趋于协调。
一是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积极推进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实施农村贫困家庭和城市低保家庭学生救助,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学籍管理,加大城区学校建设力度等一系列措施,小学、初中全部实行了免试就近入学、划片招生,初中学生辍学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是高中段教育蓬勃发展。通过普通高中规模扩张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迅速扩大,2008年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不含技工学校,下同)的比例达到76.91%,成武县、单县分别达到95.54%、86.17%,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