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建立了城乡教师交流制度。积极开展农村支教活动,年内九县区共选派415名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送课下乡”,525名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315名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学习锻炼。通过开展城区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对口帮扶和师资双向交流,定期到乡镇小学上示范课、观摩课,提高了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教师业务素质,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是强化了师资队伍培训。各县区认真抓好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工作,广泛开展校长培训、教师培训和班主任培训,年内县区共培训中小学教师55659人,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成武县年内共培训校长、教师5938人次。曹县对全县982名中小学校长、3452名中小学班主任、6853名教师和187名仪器管理员、134名团队干部、235名音美教师分别进行了培训。东明县对全县中小学校长和434名中小学骨干班主任进行了业务培训。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工作建议
(一)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一是部分县区教师正常补充机制仍未建立。今年县区虽然补充中小学教师1129人,但补充比例仅为中小学教师总数的1.47%,远未达到3%的要求,到目前为止,东明县尚未落实补充计划,曹县、单县、牡丹区补充比例不到1%,其他县也未达到3%的比例,致使全市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老化、学历层次偏低,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学校结构性缺编问题日益严重。今后几年将进入农村中小学转正民师退休高峰期,教师队伍仅正常的自然减员,每年就达2000多人。各县区政府要根据师资队伍年龄结构、核定的编制、教育教学工作及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等,按照适量够用的原则,制定本县区中小学教师队伍补充规划,尽快建立和完善本县区正常的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确保教育事业科学、可持续发展。
二是部分县区县域内教师工资标准不统一。目前,除东明县、郓城县、曹县统一了县域内教师工资标准外,其余六个县区仍未统一城乡教师工资发放标准,牡丹区、成武县城乡教师工资相差达200多元。县区之间工资发放水平不平衡,鄄城县教师平均月工资为1280.69元,比东明县1591.03元低了300多元。县区政府要进一步调整县乡财政支出结构,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尽快统一县域内教师工资发放标准,并做到逐年增长。
三是教师培训基地建设需要加强。目前,全市尚无一处达到省级示范性标准的教师培训基地,成武县、鄄城县、东明县三个县的教师培训机构还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各县区要统筹县域内师资培训资源,整合教研、电教、教师进修等机构,形成师资培训合力,切实加强师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二)中小学办学条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