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部分教育专项资金落实不到位。曹县、定陶县年内没有落实100万元的危房改造专项资金和50万元的职业教育专项资金,也没有落实农村中小学仪器更新工程配套资金。市政府将加大对各项教育专项资金及其配套的督查力度,督促县区按照要求足额落实各项专项及配套资金。
三是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拨付不到位。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县区第四季度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到目前为止尚未拨付,部分县区配套资金不到位,个别县区省保障资金也不能保证足额拨付学校使用,直接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曹县年内应拨付义务教育保障经费7225万元,实际拨付5017万元,欠拨2208万元。各县区要建立健全按时拨付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的有关制度,不得滞留省、市保障经费,并按照预算基数足额落实县区分担资金。
(四)教育均衡与协调发展问题。
一是部分县区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班额过大。年内全市通过加大城区学校建设,城区学校班额过大的局面有所改善,但由于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尚不均衡,随着城区人口的迅速增长,学校建设相对滞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满足不了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择校现象得不到有效遏制,致使大班额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所查牡丹区八完小最大班额达103人,曹县实验中学最大班额达101人;东明县一中最大班额达72人,其他各县区小学、初中、高中班额也有不同程度的超过规定班额现象。各县区政府要根据本县区教育发展实际,充分考虑教育发展趋势,制定教育发展整体规划和分区域、分学校发展计划,特别是对城区学校,要制定可行的建设规划,分年度实施,切实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基本条件。
二是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不够平衡,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偏小。虽然全市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发展,但高中段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占高中段招生的比例仅为36.62%,曹县、单县不到30%,牡丹区、定陶县、东明县不到40%;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占高中段在校生的比例仅为33.92%,定陶县、单县、曹县不到30%,郓城县、成武县、巨野县、牡丹区不到40%。各县区要适当控制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继续倡导“初三分流”,引导初中毕业生报考职业学校,并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努力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学前教育需要加强。省级示范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相对滞后,全市仅有牡丹区、郓城县、定陶县三个县区建有省级示范幼儿园,157个乡镇办事处尚有60个没有建设乡镇中心幼儿园。所查部分幼儿园活动场地不足,规模偏小,农村幼儿园基础设施匮乏,管理比较落后,部分民办幼儿园存在安全隐患。各县区要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步伐,加大省级示范幼儿园与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力度,努力提高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要进一步改善办园条件,规范办园行为,取缔非法办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