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项目实施。突出抓好60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开工建设28个项目,建成投产25个项目。公布实施“十一五”第四批重大项目。强化项目库动态管理,可研以上项目滚动保持在100个以上。
二、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推动资源加快转化
壮大优势特色产业。着力打造水泥、煤电、铝业、陶瓷、装备制造、新兴产业等产业集群。建成声威第二条和满意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耀州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完成投资量80%以上,力争开工建设三条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和声威年产500万吨水泥粉磨站。白石崖煤矿改扩建、东坡选煤厂年内建成投产,开工建设秀房沟煤矿改扩建工程。开展冶坪、丰邑、耀西煤矿探矿工作。推进华能铜川电厂二期、铜川铝业2×30万千瓦自备电厂项目。加快30万吨电解铝项目前期工作,3万吨铝合金棒、大秦铝合金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实施好碳素、铝型材等配套和深加工项目。加快建设陕汽铜川汽车零部件加工基地,开工建设陕西煤化PVC管材项目,建成旺仔牛奶生产线。建设新区、印台两个陶瓷工业园区,建成天博400万平方米、庄陶300万平方米墙地砖生产线,建设100万平方米陶瓷挂板生产线,开工琉璃瓦、广场砖、超薄陶瓷墙砖等一批陶瓷项目,开发节能环保新型建筑陶瓷。
大力推进园区化发展。制定完善坡头、黄堡工业园区规划。投资6亿元用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搞好园区土地储备。以新区工业园区为重点,从现在起暂定两年,对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新开工产业项目,实行优惠的土地政策,促进项目尽快落地。
主动帮扶企业发展。加强对企业的服务,解决好企业煤、电、运和流动资金等方面的困难。坚持品牌带动战略,努力把秦岭、声威培育成中国驰名商标。用足用活扶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全力保产能保增长,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80亿元,增长10%。
三、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提升主导产业发展水平。坚持“一村一品”,加快105个示范村建设。粮田面积稳定在100万亩,总产达到20万吨以上。新栽鲜干果15万亩,新建干杂果经济林示范园2万亩,建成百万亩水果基地,实现人均2.5亩的目标。苹果总产40万吨,优果率达到78%以上。新增奶牛3000头,建成1个千头奶牛养殖场。抓好果沼畜试点,推进生猪家庭适度规模养殖。积极发展蔬菜、中药材、烟叶种植。
加快发展县域工业。编制县域工业发展规划。加快声威、秦岭、顺金和宜君科技园等省级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县域工业园区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鼓励农民创办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试点。实施“千村互助资金”项目,吸纳统筹互助资金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