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2009年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

  二是着力良繁体系建设,加快低代脱毒种薯推广。州马铃薯良种繁育中心和有关县要充分利用项目资金,加快原原种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今后5克以上的原原种直接下大田生产原种,5克以下的在州内昭觉、布拖、喜德、盐源以外的县级网室繁殖生产原种,生产单位要严格按种薯的标准化生产规程进行,禁止不合格的种薯(苗)进入下一个生产程序,确保种薯质量。各县市要采取政府、种植大户、专合组织等多方生产低代种薯的方式,加快繁殖,完善低代种薯串换机制。规范低代种薯管理,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繁育、统一收购、统一贮藏、统一供种,确保低代种薯不流失、不混杂,大面积所用的种薯都是品质优良、增产潜力大的二、三代种薯。各地要确定主推品种,与州马铃薯产业办公室衔接好所需的试管苗及原原种,做到品种对路。目前,我州淀粉加工型品种主要推广米拉、凉薯14、凉薯17、凉薯8号、合作88等;蔬菜型品种主要推广凉薯97、HP2、抗青9-1等。县级网室要重点抓好1~2个品种的生产。
  三是着力关键措施落实,加大标准化技术培训与推广。加大绿色食品知识培训,严格按照《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凉山州马铃薯种植技术规程》《凉山州大春马铃薯生产管理工作流程图》的要点培训到位,照图种薯,按标准生产,把关键科技措施送到户,户均培训两次以上。狠抓良壤、良灌、良种、良法、良制“五良”配套到位。突出抓好显效科技措施推广。一是扩大低代脱毒种薯面积,力争达35%以上。二是抓好适时播种,大春马铃薯二半山区在1月下旬至2月中旬播种,高山地区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播种。三是增施肥料,大力推广农家肥、磷钾肥的全面施用,增加农家肥施用量,扩大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做到平衡施肥。亩施农家肥1500~2500公斤、尿素8~15公斤、磷肥25~35公斤、硫酸钾5~10公斤(或三元复合肥40~50公斤)。四是大力推广双行垄作,今年在基地推行预整地制度,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垄宽100厘米(3尺),其中宽行67厘米(2尺)、窄行33厘米(1尺),窝距30~33厘米(0.9~1尺)。五是增加密度,提高马铃薯生产技术经济效益。一般亩植4000株(窝)以上。六是加强以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为主的病虫防治,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制定马铃薯病虫害防治预案并落实防治措施。
  四是着力强化科技支撑,突出抓好高产创建。各县市要坚持“高产创建、以点带片、以片促面、规模生产”的原则,认真落实县级主要领导100亩核心攻关、分管领导1000亩展示示范、农业部门10000亩高产创建、乡镇村抓示范点的要求,切实做好高产创建活动,辐射带动全县马铃薯生产发展。千亩展示示范亩产2000公斤以上,万亩高产创建亩产比大面积亩增产10%以上。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