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增强做好新形式下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民生档案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面对各项事业、人民群众对民生档案信息需求的日益迫切的新形势,民生档案资源开发不足、利用手段方式滞后、共享困难、安全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比较突出。各级档案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抓紧解决民生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民生档案资源建设水平。
二、做好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三)加强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民生档案资源建设为基础,以建设和谐大连、为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快捷的民生档案信息为目标,整合全市民生档案资源,逐步实现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
(四)加强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根据统筹协调、创新开放、确保安全、以人为本的总体要求,正确处理资源整合、信息公开与保守秘密,开发利用与规范管理,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的关系。因地制宜,分步推进,促进民生档案工作协调发展。
(五)加强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民生档案管理单位要将民生档案作为本单位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管理。加强对所属单位民生档案的行业监督,指导所属单位做好民生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工作。建立以各级国家档案馆为中心、覆盖全市的民生档案管理与服务网络,进一步优化民生档案工作保障环境,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全面提升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三、加强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确保民生档案齐全完整
(六)积极开展民生档案建档工作。民生档案多数是在社会管理中形成的专门档案。涉民部门要做好统筹规划和有效监督,从源头抓起,本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开展到哪里,民生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原则,确保民生档案及时建档、齐全完整,为服务民生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来源。
(七)突出民生档案建设重点。目前应切实抓好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险档案、就业人员档案、失业人员档案、房地产档案、婚姻档案、城市拆迁档案、环境监测档案、学籍档案、病案档案和企业职工档案等重点民生档案的建设;抓好农业农村档案,将计划生育档案、土地(山林)承包(延包)合同档案、土地流转合同档案、宅基地档案、农村养老保险档案、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档案和农村换届选举档案等列为管理重点;抓好社区档案,建立完善低保档案、再就业档案、居民健康档案及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档案;鼓励、支持城乡居民建立家庭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