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市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

  3.健全农村社区市场化服务体系。完善规划,制定措施,鼓励和支持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开展社区服务业务。通过投资入股、合作经营等形式,进社区兴办便民超市、农资供应、农机维修、邮政通讯、金融保险等服务项目。对开办商业性服务项目的,社区要积极提供平台,创造条件,简化审批手续,维护其合法权益,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4.提高农村社区服务水平。制定农村社区工作规范,明确农村社区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程序等,推动农村社区向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迈进。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服务方式,提倡固定服务与流动服务相结合,定时服务与预约服务相结合。大力推进农村社区信息化网络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社区服务管理水平。
  (四)农村社区文化体系建设。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培育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引导群众开展各种喜闻乐见、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推进移风易俗,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开展农村社区图书室援建读书和送文化下乡送科技下乡活动,努力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科技致富需求。
  2.广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在乡(镇、办)建有综合文化站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每个农村社区建有“三室一点一广场”的社区文化活动设施,即每个农村社区都要建有图书阅览室、综合文体活动室、文化培训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和文体活动广场。结合当地传统和历史文化特点,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特色鲜明的农村社区文化艺术节、纳凉晚会、体育健身等活动。
  (五)农村社区平安体系建设。加强农村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根据新农村建设需要,科学调整警力设置布局,农村社区民警统筹负责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充分发挥基层民兵在农村社区平安建设中的作用,建设一支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素质过硬的治安联防队伍。发挥好大调解机制的作用,及时有效地化解社区各类矛盾,努力建设秩序好、发案少、群众满意的安全社区。按照“五五”普法规划要求,开展社区普法和法律援助进农村社区工作,积极为广大农村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做好农村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扎实做好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积极开展文明社区创建工作。
  (六)理顺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1.理顺社区与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关系。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职能部门与社区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需社区协助完成的行政事务或临时性工作,须与社区协商,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给予相应的工作经费或补贴。
  2.理顺社区与村委会的关系。社区与村委会是合作服务关系,共同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社区侧重于服务平台建设;村委会侧重于组织好村民自治。社区与村委会要密切配合,拾遗补缺,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农村和谐发展。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