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大相关投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三网”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明确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的基础上,各地应在财政预算中统筹安排“三网”建设项目资金,落实对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人、财、物方面的保障及政策支持。
(二)创新运行机制,树立典型示范。各地在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适合本地运行的模式,采取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具体指导的工作措施,保证“三网”建设在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下全面、顺利推进。要及时总结经验,挖掘、培育本地涌现的成功典型,通过事迹宣传、召开现场会等方式,深入推进全省“三网”建设。
(三)注重四个结合,探索长效机制。即“三网”建设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以当前项目带动长远规划,以突出重点带动全局工作;“三网”建设与综合评价相结合,把经费保障、任务完成情况、创新项目等纳入年终综合考评;“三网”建设与“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相结合,共同保障农村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三网”建设与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活动相结合,把“三网”建设作为示范县验收项目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做好“结合”文章,建立保障农村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
(四)加强督促检查,力求工作实效。各地在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巩固提高过程中,要考虑群众需求,注重工作实效,突出当地特色,不搞形式主义,不求千篇一律。各地、各部门要对“三网”建设工作开展定期检查,原则上每季度向省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汇总上报本地区建设情况,确保措施扎实有效,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省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将定期对全省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情况开展督查,通过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形式,了解掌握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情况。
(五)加大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情况,提高群众对此项工作的知晓率。加强商德商誉宣传教育,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诚信意识。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识别和抵制不安全食品能力,举报违法行为的积极性,形成人人关心、人人维护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
附件:2009年度全省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目标任务表
二○○九年三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