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以推动圈域内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和促进产业升级为目标,协调和支持圈域内重点企业与省属高校、技工院校共建高技能人才培养联合体。加快圈域内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支持帮助武汉城市圈9市各办好一所职业技术院校。省级有关部门在安排职业教育基础设施专项经费时,适当向武汉城市圈倾斜。
五是“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全省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圈域内每个县市建一个规范化的省级示范基地。加大“大学生村官”、“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的实施力度,加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人才培训工作,切实解决乡村基层人才短缺问题。
三、引进适应武汉城市圈产业需求高层次紧缺人才
开展武汉城市圈紧缺人才调查摸底,统一编制紧缺人才引进开发目录,定期向国内外发布需求信息。制定出台引才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引进人才户口、编制、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职业能力评价、家属就业、子女上学等实际问题。突出企事业单位在吸引高层次人才中的主体作用,鼓励用人单位以岗位聘用、项目聘用、项目合作等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引进人才所需的购房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可以列入成本核算。实施“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计划”,围绕武汉城市圈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以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每年从国内外引进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层次人才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有较大市场潜力和预期经济效益的高层次研究开发专家与企业领军人才,用人单位要一次性给予安家费和工作经费,省里从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专项资金中给予适当补助。
四、促进武汉城市圈人才在圈域内合理流动
建立武汉城市圈人才一体化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合作紧密、机制完善、运作规范、效益显著的人才合作平台。加大圈域内各市人才政策的对接与合作力度,清理取消现行各种限制人才在圈域内流动的规定,探索人才兼职、人才派遣互为代理与高级人才双聘等人才流动制度,实现人才资质互认。研究制定人才柔性流动的有关政策,鼓励各类高层次创新人才在圈域内承担项目或课题,开展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或转化,合作培养人才。加快人才开发合作平台与信息网络建设,培育统一高效的武汉城市圈人才市场体系,以省及武汉市人才市场、人力资源市场为中心,形成圈域内人力资源市场联网互动机制,提升圈域内人才市场辐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