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定期调度机制。市城市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定期召开协调调度会议,了解情况,推进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要及时向指挥部通报工程进展情况,做到半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各工作组要建立相应工作机制,每周调度,每天督办。
(三)征迁包干机制。凡市城市重点工程建设涉及到的征地拆迁任务均由项目所在的县区政府负总责,按照市政府统一制定的补偿标准进行测算,各县区包干使用征地拆迁安置费用,规划、国土、房管等部门密切配合征地拆迁工作。各县区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征地拆迁工作的重任,建立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居委)等联动机制。建设项目一旦确立,驻地政府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征地拆迁任务,净地交付使用,保证重点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
(四)限时办结机制。市城市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下设的办公室、各工作组和相关职能部门、单位必须按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时限要求,各负其责,限时完成审批、资金筹措、征地拆迁、建设、审计等各项工作,确保工程建设的如期进行。
(五)全程监督机制。工程项目自开工之日起,市监察、审计部门要主动介入建设单位开展全程跟踪,及时深入现场进行指导监督,严格把关,同步审计工程资金拨付,保障公开、公正、公平,促进廉政建设。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淮南市城市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项目前期工作组、市政工程建设组、交通工程建设组、山南新区建设组、资金筹措组、征地拆迁组、环境保障组、审计监督组等,办公室和各工作组要按照已明确的工作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重点项目实施单位要抽调专人,成立重点工程建设办公室,负责重点工程建设工作。
(二)创新融资方式。坚持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市场运作化导向,拓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保证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需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纳民营资金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利用发行企业债券及争取国债项目、土地开发整理、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资金,集中用于城市建设。加大争取开行、世行及商业银行等贷款。对城市水务、燃气供应、垃圾处理等建设项目,积极探索BT、BOT等项目融资方式。
(三)强化舆论引导。各新闻媒体要全方位加大城市重点工程建设的宣传力度,多形式、多角度的跟踪采访报道,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营造城市大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