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意见

  (三)打造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制定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发展规划。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在我市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鼓励对加工贸易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延长加工贸易的产业链,实现产品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开拓国内市场,创立适销对路的内销品牌;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和资源合作开发,鼓励、培育一批参与国际投资经营的本土跨国公司。完善加工贸易监管体制,提高监管效率和便利化程度。制定产业转移目录和政策,按照“腾笼换鸟、筑巢引凤”、“长大于消”的原则,有序推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企业到市外产业转移园区发展,加快市外产业转移园的规划和建设,力争把产业转移园区建设成为全省产业转移示范园区;鼓励镇区利用产业转移腾空的土地规划建设若干个产业集聚区,引进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优质项目。力争用五年时间完成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我市外源型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四)建设珠三角西翼重要服务业基地。强化规划引导和资源整合,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着力推进金融商务、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现代物流、大型商贸和专业市场等各类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成为全市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承接国内国际服务业转移的强力支撑平台;大力发展面向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的专业性生产服务业,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产品设计和质量检测平台、融资服务平台、职业技能培训和人才培养平台等产业共性服务平台的创新能力和辐射能力;加快利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改造提升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生活服务业,提升其服务质量和竞争能力;主动承接广深、港澳和国际服务业外包转移,吸引跨国公司、国内龙头企业在我市设立区域总部,鼓励和引导本地优势企业设立市域总部。通过五年的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珠三角西岸重要的产业服务中心、广深港澳的重要服务后台和服务外包基地。
  (五)建设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加快建立和完善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法规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及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建立一批清洁生产的示范项目和节水型、节能型、节材型、节地型及综合利用示范企业;以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和专业镇为重点,积极创建省循环经济生态示范工业园;积极推动资源循环型社会的建设,推进城市生态化改造,创建全国首批、广东第一个全国生态市。通过3-5年的努力,建立起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特征,集清洁生产企业、循环生态工业园和节约型生态城市于一体的循环经济体系和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