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以改善提高环境质量,坚持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企业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的突破。一是抓好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建设实施。结合我市传统行业企业多的现状,重点抓好造纸、化工和棉纺企业传统工艺的改造升级,选用数控、电子技术、工业软件等技术,为企业改造升级提供支撑;通过设备的更新改造,提升产品档次,增加附加值,提高企业效益;通过技术改造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和行业水平。同时,对贴息的技改项目要严格实施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落实责任,加强管理。二是专项支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建立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主要用贷款贴息的办法,支持产业政策鼓励类技改项目。重点支持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支持产业关联度高的大企业、大集团和龙头企业,重点支持有基础、有市场、目前面临特殊困难的企业,特别是那些属于“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等,使技术改造投资达到工业投资的65%以上。三是加强项目优选和储备。要统筹规划,按照“改造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筛选一批技术改造项目,引导企业走内涵为主的路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制定技术改造的指导意见,发布技术改造投资指南,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合理流向重点技改领域,推动工业技术改造。重点行业振兴规划,要把技术改造作为重要内容。四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力推进节能减排。要一手抓淘汰落后,一手抓升级改造,淘汰一批小火电、小化工、小造纸、小纺织项目,严格控制“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项目的建设,加强对已淘汰企业的“后监管”,严防死灰复燃。在扩大内需投资中,要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把能耗、污染排放和安全生产标准作为项目核准和备案的强制性门槛,严防“双高”项目搭上扩大内需投资的顺风车,坚决避免和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能力明显过剩的制造业产能出现新一轮扩张。要打好工业节能减排攻坚战,把做好工业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作为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切实加强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和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形成新型工业发展的格局。
(六)以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为目标,在谋划论证准备项目方面实现突破。一要做好近期谋划论证12个重大准备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工作进程。泉林集团200万吨秸秆清洁综合利用、鲁西化工硅化工基地建设、时风集团电动轿车的产业化项目等要抓紧做好相关要素材料的准备,争取尽快报批;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代物流基地和徒骇河博览园开发项目等,要成立专门办事机构,制定工作方案,编制实施性规划,争取近两年内开工建设。二要下大力建好今后一个时期的项目储备库。争取国家、省更多的项目资金扶持,培植更多更好的经济增长点,关键是要始终有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先进、条件成熟的储备项目。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和完善项目筛选储备制度,建立好各自的项目储备库。今年,市里要在抓好100个重点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同时建立200个投资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库,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要达到50个。每个县(市、区)要尽快谋划论证一批投资亿元以上的大项目,纳入市项目库的项目每县不得少于15个,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不得少于2-5个。三要保证准备项目的质量。市县要尽快成立必要的项目管理机构,组成项目智囊团,负责项目的筛选、储备和管理工作;各企业也要引进有关方面的人员,成立项目专门机构,负责企业项目的谋划论证。同时,市县财政要每年拿出3000-5000万元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专门用于项目的考察论证和前期工作。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