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09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工作
2009年是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于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至关重要。2009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着国家扩大内需和支持藏区发展等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可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交织,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一是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发展影响的滞后效应将进一步显现,特别是对占全市生产总值较大比重的工业发展将带来较大影响。二是保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仍存在着一定困难。受工业投资信心不足以及房地产销售预期形势不乐观等因素影响,保持今年工业和房地产投资持续增长的困难增多,对实现全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带来了不利影响。三是财政资金压力加大。受增值税转型及工业企业效益下滑影响,今年我市财政收入增速预期将回落,对我市财政资金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支出安排,特别是对国家投资项目配套资金的安排将产生较大压力。四是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带动作用还不强。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市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从宏观大环境来看,党中央、国务院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确定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出了较大幅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先进装备制造业、服务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同时,省委、省政府也研究提出了我省进一步贯彻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具体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将使今年我市经济运行环境得到改善,使我们能够争取落实国家、省上更多的支持,进一步加大对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境、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等环节和领域的投入力度,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减缓经济调整的幅度,帮助企业度过难关,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另外,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深化农村改革、缩小城乡差距、加大支农惠农力度等方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给我市加快农村改革、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带来了新的机遇。步势,全面落实中央政策。这特别是即将建设的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把我市纳入欧亚铁路大通道,我市作为青藏高原区域内的中心城市、门户城市和西部地区交通枢纽的地位将更加明显。同时,近年来我市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今年进一步落实收入分配调节政策,提高了城乡养老、低保、医保等标准,这将有利于增强城乡居民消费信心,扩大消费规模。此外,列入中央1000亿投资计划的部分项目已经或即将开工,这些项目都将在今年形成一定的工程量,不仅为继续保持较大投资规模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有利于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西宁机场二期扩建、西过境高速公路等地区重大战略项目的实施,将带动相关原材料、运输、就业等的需求,有效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看到我市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良好,有克服矛盾、困难和制约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看到国家政策调整给我们保持投资持续增长、改善民生带来的机遇;看到市场变化给我们推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化解矛盾,继续保持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