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病理科。病理科布局、设施、设备、工作流程和人员结构合理,管理规范,满足临床工作需要;空气中甲醛浓度符合要求,病理废液处理符合要求;建立并执行病理质量管理制度,定期开展质量评价和改进工作,严格执行标本核对制度;病理报告及时、准确、规范,严格审核制度;提高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的诊断符合率,病理切片、蜡块保存符合规定;环境保护及人员防护符合规定。
10、医院感染管理。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按照《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根据《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和医院功能任务,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职责明确;医院的建筑布局、设施和工作流程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落实医院感染的病例监测、消毒灭菌监测、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院感染报告制度;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部门的管理,包括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产房、内窥镜室、血液透析室、导管室、临床检验部门和消毒供应室等;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项目的管理,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手术部位感染、透析相关感染等;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手卫生规范、职业暴露防护制度;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相关证明进行审核,按规定可以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实施严格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并进行效果监测;开展耐药菌株监测,指导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加强卫生安全防护工作,保障职工安全。
五、组织实施
(一)医院自查阶段(2008年12月20日-2009年2月20日)
医院对照《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2008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有关要求和本方案要求,开展医疗安全自查活动,查找医疗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实施整改。
(二)设区市卫生行政部门检查阶段(2009年2月20日-2月28日)
各设区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对医疗机构医疗安全检查工作。检查工作结束后,形成本设区市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总结,在2009年3月5日前上报卫生厅医政处。
(三)卫生厅督导检查阶段(2009年3月1日-2009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