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养殖源头管理,今年市财政落实专项经费,购置了16辆封闭式的运输车辆,用于病死畜禽的统一收集,坚决杜绝病死畜禽流入市场,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为加强入沪畜产品安全监管,全市在建立8个指定公路道口的基础上,与铁路部门积极探索,建立了指定铁路车站(专用线)运输制度,规定从2008年5月1日起,凡通过铁路进入我市的动物和动物产品,必须经指定的5个铁路车站(专用线)进入。在农业部组织的全国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规范年专项检查中,本市位列前茅。
(五)抓好畜牧投入品监管
2008年,本市在积极做好畜牧投入品生产管理的同时,重点加强了兽药饲料的市场整治和使用环节的监管。为进一步规范本市兽药饲料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兽药饲料行为,组织开展了兽药饲料市场整治工作。全市累计出动执法人员8970人次,检查兽药饲料企业4415家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万多份,立案查处案件332起,查获兽药产品418公斤,疫苗2.43万瓶,标签、包装材料2.94万只,饲料产品148吨,涉案货值166万元,共计罚没款187万元。完成年度兽药产品监督抽检300批,兽药残留监控计划780批,饲料中药物(违禁药物)监测673批次,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监测510批,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危害性监测153批,饲料产品质量监督抽检400批。在使用环节,全市完成生猪监测“瘦肉精”等合计62595批,全部均为阴性。全市兽药饲料质量逐年提高,市场流通和使用更加规范,已连续5年没发生地产生猪“瘦肉精”阳性引起的食品中毒事件。
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根据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迅速开展了饲料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专项整治期间,本市累计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2584人次,现场检查了1237家次奶牛养殖场,233家次蛋白饲料原料生产企业和奶牛精料补充料生产企业,163家次饲料生产企业;共抽检了693个饲料样品,未检出三聚氰胺;共下发《兽药饲料使用指南》7000册,《奶牛场健康养殖知识问答》1000册;共培训奶牛养殖场、饲料企业相关人员及基层监管人员800多人次;共签订监管责任书或承诺书300多份。全面完成了“四个100%”的专项整治目标和任务。
(六)抓好畜牧兽医科技工作
2008年,本市扩大了生猪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实施规模,据对南汇、金山、奉贤、崇明、松江5个区县2008年度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商品肉猪(17.14头)、全程日增重(545.6克)、全场料肉比(3.32:1),比实施前三年平均水平分别提高了8.93%、5.04%、5.83%。实施生猪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对提高农民养殖技术,促进郊区生产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组织实施《动物源性食品、饲料和饮水中精神类药品的检测技术研究》等项目16项;完成《浦东鸡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等7项课题的结题或申请验收工作。组织开展了上海市兽医职业资格考试考前辅导、农业部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产地检疫员检验技术、奶牛“两病”检测技术、家畜屠宰检疫员技术、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检测和上海市饲料企业负责人法规培训等70余项培训,共计培训考核从业人员近5300人。全市共提出和制修订各类技术规范和标准22个(国家标准8个,行业标准5个,地方标准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