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深化十项服务
1.质量管理服务。引导和鼓励规模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大力开展QC小组活动,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积极在块状产业和品牌企业中推行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在块状产业推行《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基本要求》,实施5S管理;树立一批质量管理示范企业。加强质量诚信制度建设,探索将质量诚信要求纳入块状产业企业联盟标准。
2.名牌培育服务。按照名牌培育政策导向,调整完善浙江产品名牌、服务名牌和区域名牌的培育规划;针对列入规划的块状产业和企业,开展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帮助块状产业和企业夯实创建名牌的基础,按计划完成培育和发展目标。
3.标准提升服务。帮助企业做好申报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标准创新提升项目的辅导、沟通和协调工作。在有需求、有条件的市县建立服务块状产业的标准信息服务子平台,为产业聚集区内企业提供标准创新和标准信息服务,省及杭州、宁波市标准化院为子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信息通报,将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出口企业(目前总数为3500家左右)全部纳入预警信息通报范围。
4.检验检测服务。向企业开放实验室,帮助企业解决在线检测、非标检测等技术难题,提出产品质量改进建议,排查质量安全隐患。各级技术机构要在产业集聚园区、大型专业市场建立“绿色通道”或开通网上业务受理、现代物流等服务模式,向企业提供快捷的检验检测服务。加强块状产业检验检测平台建设,发挥平台的综合服务功能,为中小企业提供零距离服务。
5.节能减排服务。组织抓好耐火材料等10项节能限额和工业企业水污染物氮磷纳管等3项环境保护地方标准制定。继续组织开展能源计量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发布节能型锅炉产品目录。深化百家能源计量试点单位结对帮扶活动,采取一厂一策,进厂入企帮助解决节能降耗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组织开展以计量数据管理应用、能源成本核算为主要内容的百家能源计量试点经验的推广活动。开展千家企业能源计量和特种设备节能降耗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能源计量数据分析应用、建立完善计量检测管理体系、能源计量器具在线检测、在用锅炉能效测试和节能改造咨询等活动。
6.市场准入服务。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食品生产许可、计量制造许可、特种设备制造许可等市场准入工作开展“三集中”(集中宣贯辅导、集中申报受理、集中审查审核)服务活动。各地应制定工作计划,摸清准入申报企业底数,帮助企业做好申报前期准备工作,加强与准入管理部门的沟通衔接。进一步加强市场准入信息公开工作,便捷企业查询了解准入审批进展情况。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