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做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和管理工作。组织开展考试。建立执业兽医注册制度,组织各地做好执业兽医的注册工作,提高兽医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逐步规范动物(宠物)诊疗工作。
29、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加强对村级动物防疫员专项补助经费的监督检查。根据《
乡村兽医管理办法》,修改完善《江西省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加大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培训力度,开展兽医行业动物疫病防治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30、开展全省检疫员大比武活动。加强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和考核,开展操作技能竞赛,并进行全省检疫技能大比武活动。
(八)加强政策落实,着力保护畜牧业发展积极性。
切实抓好政策落实,使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惠及广大养殖户,增强发展畜牧业的信心。
31、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继续抓好生猪、奶牛良种补贴政策和畜禽良种项目的实施,加快畜禽良种推广应用;加强对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的指导,推进标准化建设;继续抓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扑杀补贴政策的落实;认真组织实施能繁母猪饲养补贴工作,与母猪保险相结合,推进母猪保险工作,认真抓好商品猪保险试点。
32、加强督促检查。重点检查登记造册、张榜公示等基础性工作、资金到位和收费等情况,对政策落实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问题,要及时进行纠正,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发挥政策效应。
(九)加强分析预警,强化畜牧业宏观调控指导。
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强畜牧业生产形势的分析和预警,引导畜牧业健康发展。
33、加强统计工作。严格执行农业部畜牧统计监测管理办法及有关畜牧统计工作新规定,安排专人负责畜牧统计和动态监测工作,及时、准确上报统计和监测数据。强化业务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加强与统计、调查部门的协调,统一生产数据的登记和上报方法。
34、加强调查研究。认真摸清并正确分析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及时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35、强化畜牧业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启动畜禽生产信息统计、价格监测和预测、预警系统建设,建立科学、及时的生产统计和预测预警体系。强化省、市、县、乡、村、场统计微机网络体系,完善畜牧业信息网络,建设行业网站系统,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加快建设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及专业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畜牧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36、加强畜牧业形势分析和信息引导。定期分析畜牧业形势,加强突发事件和宏观经济发展变化对畜牧业影响的分析,分析和研究对策。及时公布畜牧业生产、价格、市场等最新动态,引导养殖场户根据市场变化情况,调整畜禽结构,组织适度规模生产。要加强对畜产品安全和动物卫生安全事件的正面宣传,防止媒体炒作,促进畜产品消费和畜牧业稳定发展。加强政策宣传,增强养殖场(户)长期发展信心。大力宣传畜牧业发展的成就和典型,提高畜牧业地位,争取各方支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