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组织领导
全省各级政府都要设立有畜牧、卫生、工商、铁路、交通、广播电视、检验检疫等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加强对布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各部门密切配合、交流信息、协调一致。定期召开会议沟通情况、总结经验,解决工作出现的问题。
三、预防与控制
(一)病情监测
布病监测是指长期、连续和系统地收集布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及时上报和反馈,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我省布病高发地区,包括齐齐哈尔市、大庆市、绥化市、佳木斯市在辖区的县(市、区)选定3-4个,其他市(地)选定2个县(市、区)作为固定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选择3个乡(镇、场),按照《全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系统监测工作。
(二)流行病学调查
为确定布病疫区、分布范围和流行程度,掌握布病流行规律和特点,制定适合当地的布病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评价已采取的防治措施效果,各地必须开展布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各县(市、区)每年要至少开展1000人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养殖户、屠宰、兽医、皮毛加工(收购)等职业人群为重点,通过流调和临床症状体征检查、对发现有可疑临床症状体征的人员,采血做血清学诊断。
(三)疫区处理
疫情发生后,必须及时开展疫区处理,及时对疫区(点)进行消毒处理,疫区(点)处理合格率要达到100%,严防疫情扩大蔓延。同时,要形成疫区处理报告、评价处理效果。
(四)业务培训
鉴于我省布病疫情的严峻形势,对广大医务人员有关布病防治业务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目前我省医务人员对布病防治业务能力偏弱的现状,亟待通过培训加以提高。要开展省、市、县(区)、乡、村各层次医务人员的培训。各地每年要进行两次不同层次的业务培训、确保专业人员布病防治的能力得到提高。
(五)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手段。在布病防治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知识宣传和科学饲养方式的培训,提高群众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促进健康概念、卫生习惯、防病意识的形成,能够有效地控制传播和传染源的流动,保护易感人群。各级政府部门对健康教育工作要高度重视,将其列入布病防治的总体计划中,明确目标责任制。农牧民、兽医、屠宰加工人员及畜产品接触的人员是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人群。由于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和饮食方式的变化,与家畜及其产品密切接触的人群增加。近年来,家庭主妇、学生、儿童及城市居民感染布病的比例有上升趋势,因此,也是布病宣传教育的对象。